人物

黃淑梅紀錄生命熱度 用影像傳遞故事

記者/林翊涵

12月6日導演黃淑梅到銘傳大學與師生們分享拍攝紀錄片的經驗,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的她於1991年開始創作紀錄片,隔年擔任「全景傳播基金會」社區推廣組長,帶著紀錄片至各地社區放映,目前為獨立工作者的她,希望能藉由影像創作,讓更多人看見在大環境底下求生存的人們,所踏出來的生命軌跡。

入圍2008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專題的「光之所在」,記錄了三位不同年齡的盲人生活,耗費近半年的時間完成這支作品,黃淑梅談到,有些導演以積極向上或過於黑暗的角度切入這個議題,但她不想將紀錄片拍的充滿社教性質,因此選擇用平視角度拍攝,以直敘的手法呈現,每個鏡頭都蘊含意義於其中,各個人物間彷彿有著隱形絲線,將彼此的生命故事連結在一起,不但不無聊反而顯得更貼近盲人的日常,拍出富有「她們」節奏的紀錄片。

如何妥善應對現場的突發狀況是拍攝紀錄片所面臨的一大挑戰,無法像劇情片先設定好所有內容,一切的事前規劃都可能在開拍時產生極大的變數,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拍到什麼鏡頭,但這也是紀錄片最引人入勝的玩味處。黃淑梅認為,呈現影像也是創作的一種,無論是拍微電影或是紀錄片,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融入到畫面裡頭,準確抓住現場迸發出來的臨時情緒、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情感,拿起攝影機的當下,她才能完全自由的創作,也勉勵後備們在學生時期盡情發揮,要把握寶貴的創作機會,但同時她也警惕影像工作者們:「攝影機就像一把槍,彰顯正義的同時,卻也可能成為傷人的武器」,要謹慎的運用攝影的權利,才能有效地傳達訊息給閱聽眾。

在看過柴靜的《穹頂之下》後,黃淑梅開始意識到空汙的嚴重性,對於自己生活的土地有所感知,進而嘗試做出改變,於是在2017年完成了「孩子的天空」這支紀錄短片,現在也正著手規畫空汙議題的長片創作,希望能夠以結構性的眼光去探討與辯證環境議題。

medianews0906

Recent Posts

銘報2242期出刊

本報訊 銘報2242期頭條為新…

2 天 ago

《傳播管理學刊》獲熱門期刊傳播-長期引用獎

本報訊 銘傳大學傳播學院旗下學…

2 天 ago

成效佳網紅 品牌方容易重覆合作

記者 /吳芸瑄 根據《2024…

3 天 ago

【街.續】浪浪天使蘇進財 夜市勸募20年

記者/張宜錚 在雲林的虎尾夜市…

3 天 ago

《文創法》修法後黃牛票仍猖獗 民間團體期望措施更精進

記者/嚴郁婷 《文化創意產業發…

4 天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