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教育促進人猴共存 學者:是長久之計也是首要之務

0
64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蘇秀慧表示,教育促進人猴共存是長久之計。(圖 / 莊甯幃 攝)

記者 / 黃鈺惠、汪廷融、莊甯幃、周玉堂

近年來,人猴衝突事件頻傳,引發社會關注。專家學者認為,要促進人猴共存,關鍵在於提高人類對獼猴的認知。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蘇秀慧、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中山大學總務長林淵淙、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解說員黃雅婷等專家,皆認為必須透過「教育」提升民眾對獼猴的理解,進而建立人猴和諧共生的環境。

蘇秀慧長期致力於台灣獼猴的研究和保育。她表示,引發人猴衝突的開端便是人類首次對台灣獼猴進行餵食的時候,人們往往認為自己了解台灣獼猴的習性與作為,擅自的餵食行為導致了台灣獼猴覓食方式的改變,進而演變成人猴衝突人類的行為加上媒體的片面報導,導致了台灣獼猴在人類的眼中是個窮凶極惡的生物,蘇秀慧認為,如果能夠加強公眾對於台灣獼猴的認識,消除這些誤解後與獼猴們和平共處其實相當容易。

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秘書長林美吟表示,獼猴的科普知識相當普及才能叫做保育有成。(圖 / 黃鈺惠 攝)

林美吟認同蘇秀慧的說法,另外,台灣獼猴因數量穩定後被移出保育類動物,看似是保育有成,但她表示,所謂台灣獼猴的保育有成應該是社會大眾對於台灣獼猴的科普知識相當普及才能叫做保育有成,並不是因為牠們數量飽和、隨處可見。

林美吟認為,人猴衝突中社會大眾往往譴責的是台灣獼猴,而不是人類無知下的所作所為,但是實際要做的應該是教育人類提高對於台灣獼猴的認知,才能夠讓人們真正理解和尊重台灣獼猴。

她呼籲,除了教育社會大眾之外,政府單位對於台灣獼猴或野生動物的相關生態保育應該要有更明確的規範及政策,並不是一昧的宣導「三不原則」,希望能借鏡新加坡的文宣範例,提供正向的防治獼猴宣導,不要使用其險惡的形象作為負面宣導態度,盼望政府能正視生態保育的重要性,與民間共同守護台灣獼猴。

教育有助於促進人猴共存並扮演重要角色。蘇秀慧與林美吟皆表示,唯有透過教育,才能讓民眾深入了解台灣獼猴的生態習性和保育的重要性,並建立人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的理念。

長期與獼猴共處的中山大學也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林淵淙表示,學校為了提升學生們對於台灣獼猴的認識,開設了多門台灣獼猴保育的通識教育課程,例如:「台灣獼猴生態宣導」,學習台灣獼猴的生態知識、「台灣獼猴保育實務」。此外也和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合作進入柴山了解獼猴習性,以及許多相關的體驗課程與座談演講。

他強調,這些課程都是希望讓學生深入了解台灣獼猴的生態習性、保育現況與人猴衝突議題,並培養學生尊重野生動物的觀念與解決人猴衝突的能力,進而達到人猴共存的目標。

林淵淙指出,近期校園中發生人猴衝突的事件已經大幅減少,學生們平時與獼猴的相處已成習慣,自然能夠應對突發的緊急狀況,但是教育課程的成效也功不可沒。

中山大學、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所開設的獼猴教育課程一覽表。(圖 / 周玉堂 製)

位於眾多獼猴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也設立了許多教育課程。解說員黃雅婷表示,片面的資訊確實有礙於民眾和野生動物共存的意願,如果要達到人猴共存,需要人類去改變對於台灣獼猴的認知,因此加強宣導及科普教育來消弭誤解及偏見是首要之務。

管理處在103年度開設了淺山學堂,提供多元的環境教育課程,其中包含了台灣獼猴的生態導覽、行為解讀、保育議題探討等內容,適合各年齡層的民眾參與。其中,戶外教學課程特別受到歡迎,學生們可以實際走訪國家公園,在專業講師的引導下,觀察台灣獼猴的自然生態,並學習與獼猴共處之道,黃雅婷也分享某次外出的特別經驗,碰巧遇到有人正在餵食獼猴,她立即上前阻止並當場教育餵食者與學員們餵食的壞處與後果,給予大家深刻的印象。

專家學者建議,透過教育使人類與獼猴和諧共存是可行的,但需要人們共同努力。

蘇秀慧表示,教育促進人猴共存是長久之計,也是首要之務,透過教育才可以提升民眾對獼猴的認知和理解,改變過去與獼猴互動的錯誤方式,並尊重牠們的生存空間,才能建立人類與猴子和諧共生的環境。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