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三月 18, 2024

影音

《查無此心》導演曾英庭:做自己喜歡的事,辛苦也是一種快樂」

記者/張家樂 國片《查無此心》分別獲金馬獎5項與台北電影獎12項入圍的肯定,該片導演曾英庭22日在銘傳大學傳播學院進行電影創作分享講座。他表示,電影沒有特意的針對移工這個議題,而是姻緣際會下,在寫劇本的過程中慢慢累積到的想法,他引用了韓國導演李滄東的一句話:「生命中所有的痛苦都是有意義的」 他表示,他的電影是以傷心人和異鄉人的故事,探討悲傷情感的多樣面向,這也是他的自身經歷,人在台北的他感受到台北濕冷的天氣,他覺得很適合表達悲傷的情感,當被雨淋濕後那種冷到刺骨的情形跟悲傷的情感差不多,因為悲傷是甩不掉,電影中充分表達這樣的氛圍。 當廣電系學生問到應該用什麼的樣角度來觀賞電影時,曾英庭提醒學生說,看電影不要帶濾境或某種偏見來看電影,而是應該將自己當成是觀眾去看,看好電影是固然重要,看到不好看的電影也很重要,才能夠從中檢討人家犯過的錯,之後不要再犯,盡量避免。而看好電影以這麼做、成功、有效、感動來欣賞造部電影。 他推薦學生可以帶著冒險一下的心態去看電影。他鼓勵學生覺得電影好看的話可以去看第二次。第二次就好像一個「大補丸」一樣,知道他這樣做目的是什麼、細節是什麼等等。 此外,他認為堅持自己的想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盡管周遭的人跟他說電影不好賣,但他希望做出一套吸引觀看者收看的電影,這是他的想法。他也希望自己做出來的電影能夠讓觀看者有所感觸。因為他把自己的心血都獻給這部電影,他希望大家能夠支持這部電影。 在場的廣電系學生對於拍攝電影過程、預算、場景相當有興趣,會後,不少人向曾英庭詢問經驗,曾英庭也大方分享他在創作上與執行上的酸甜苦辣。 https://youtu.be/RkOmLmwjolc

「影.響台灣」金馬60音樂會 兩萬人觀看

記者/鄭安庭 迎合今年金馬獎60週年,文化部與中華文化總會在23、24日連兩天在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舉辦「影·響台灣」金馬60電影音樂會,演唱共超過120部台灣電影相關歌曲,同時串插不少經典電影畫面,吸引兩萬人觀賞。 這兩天的電影音樂會,文化部部長史哲在節目單中表示,台灣IP與電影內容再創,透過震撼的影音呈現,帶領觀眾一起回顧百年電影史,也感謝台灣的創作者、電影人、音樂人,為台灣留下許多美好作品,這是金馬60最好的謝禮。 音樂會一開始主持人楊小黎說,「歌仔戲是光與影的開始。」由影子傳奇樂團的皮影和台灣特技團結合了音效師,胡定一,現場帶來一小段精彩的演出巧妙地呼應了螢幕上的武俠電影篇章,讓在座的人們有身歷其境的感覺,雖然表演時間短卻非常吸睛,接著在螢幕前電影到音樂各個都是台灣經典之作,這次陣容卡司也相當龐大,邀請了,康康、洪佩瑜、邵大倫、范逸臣、戴愛玲、四分衛樂團、國立實驗合唱團、台北市三玉國小合唱團…等。 本次電影音樂會整場活動120分鐘演出,由指揮家揚智欽帶領著,樂曲與歌曲之間融合了高雄市交響樂團,偶有穿插三玉國小的學生在台上用純淨的歌聲融入電影,讓整個場面一氣呵成的完美演出。除了幽魂鬼話篇,其他篇章搭配螢幕上的電影以及琅琅上口、打動人心的歌曲,去年電影《咒》是台灣一年一度的票房冠軍電影,在幽魂鬼怪篇章的插曲則是使用《咒》的主題曲去呈現,不禁讓人想起恐怖的畫面。壓軸《海角七號》歌手范逸臣也再次重現《國境之南》環繞音響的效果更是餘音繚繞、震撼人心。 「影·響台灣」金馬60電影音樂會也將重新剪輯後在電視台播出,目前規劃三立都會台11月5日、台視11月18日、TaiwanPlus11月25日。 https://youtu.be/B7CYTr5Tgxc

光電來七股 是夢還是魘?

記者/吳冠廷、戴懿珍、劉彥伯、賀培晏、蔡恩霖、林育昇 行經台61線七股段,遠方波光粼粼,卻不是魚塭的水面反射;進入七股漁村後,沒有水車轉動的聲音、曝曬的漁網,原本的魚塭成了光電案場,太陽能板下卻沒有養魚,甚至有漁民因為租金上漲而被迫轉職成為光電廠的保全,這到底是漁電共生還是漁業犧牲? 「夏天的時候我總是喜歡去鹽灘地抓螃蟹,但有一天它種起電,風貌變了,過去幾年最喜歡的地方不見了。」在台南七股篤加出生長大的養殖青年小白(化名)站在魚塭的土堤上,望著成為光電案場的家園感慨地說。 去(2022)年記者初訪時光電案場甫動工,當時小白對記者說,將來每天起床面對的就是三面光電板的包圍。今(2023)年5月記者再次走訪,「當時的未來」已成真。 2022年11月,七股光電案廠陸續動工,上百輛大型工程車進入漁村,怪手轟轟隆隆的施工聲,一個個凹凸不平的坑洞,造成居民生活的困擾。 小白說,家旁邊的魚塭動工後,施工的噪音及震動讓烏魚不吃餌料,暴斃死亡造成漁損,這些狀況都是始料未及的。 於是他在魚塭旁拉起布條抗議,阻擋工程車進入,更投入七股居民發起的抗議活動,為失衡的能源政策與當地漁業發出求救訊號。 七股漁村成太陽能板之鄉 淨零碳排迫在眉睫 2017年蔡英文政府提出「2025非核家園」的能源政策,再生能源需達到20%,其中太陽能發電的漁電共生項目,期望能達每年40億度供電量,相當於每年100萬戶的民生用電量。 截至2022年6月,漁電共生案場所提供年電量只有4億度,僅達成果目標的十分之一,但已佔全台養殖面積1萬2500公頃,等於每年需要增加將近3000公頃(約4200座足球場)的光電板面積,才能在2025年達到目標。 從2017年開始,中南部就開始出現光電發電熱潮,太陽能板面積需求大,因此政府看上了台南七股這片土地,改變了當地地貌,居民也對養殖產業的未來感到擔憂。 2022年10月經濟部能源局又公布「台南市七股區養殖漁業經營結合綠能設施專案計畫」面積超過2000公頃,相當於有近3000座足球場大小的光電板架設在魚塭上,幾乎是七股土地面積的五分之一。 同年11月為止,台南市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已成為全台第一,七股監督光電青年聯盟發言人沈軒宇表示,目前七股有十分之一的土地為太陽能光電案場所用,加上整合中案場,未來七股將有五分之一的面積被光電板覆蓋。 如此龐大的土地承載量,讓維護生態和當地居民權益的聲浪越來越大,七股漁村變貌引發民眾質疑,成為全台能源政策推行的燙手山芋。 看見在地民眾的反彈,政府警覺到問題,於是在2020年納入 「太陽光電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下稱環社檢核),分為「環境衝擊檢核」及「社會影響檢核」兩大部分,在2022年8月七股地區已將第一階段敏感區域分區及社會經濟的問題盤點出來,初步劃分為禁止開發的「迴避區」、須經審查才能開發的「關注減緩區」及較無生態或社會疑慮的「優先區」。 涵蓋黑琵等鳥類棲息地 台南七股光電案場的爭議中,同時也涵蓋了黑面琵鷺與其他鳥類重要的棲息環境,生態議題敏感。 台南野鳥學會提到,若設置光電板將會遮蔽魚塭40%的面積,仰賴光線的生物、浮游動植物、藻類皆會因為光線不足而營養不良或死亡,影響魚塭中的食物鏈,最後導致食物不足或營養不良而對鳥類造成傷害。 然而,環社檢核卻無法管制光電開發總量,若是持續增設,未來每年10月份黑面琵鷺來台過冬時,可能因食物鏈改變、棲息地變更而減少數量,對當地生態及社會文化帶來衝擊。 環社檢核後續問題待解 漁電共生類型可以分為室內型、室外型,兩者的光電板魚塭遮蔽率上限不同,室內型可達80%,室外型僅能到40%。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補充說,總量管制上,環社檢核只針對室外型案場,室內型則不受規範。她也提到,就算廠商提出的因應對策經審查通過,後續應該如何監督,對接流程目前依然沒看到規劃。 今年6月20日「能源公正轉型聲明公開論壇」上,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教授陳德容表示,因為專區劃定階段缺乏認定標準及在地農漁民的參與,常發生爭議,雖推動立意良好的環社檢核介入,但也應著重後期的社會溝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2jZ3MnTX-s

三立主播鄧崴:「堅持事情的原貌就是應該完整呈現」

記者/劉彥妤 三立主播鄧崴笑說:「他從小的夢是打大聯盟。」雖然夢沒成,但他高中立志當上「主播」的目標卻在30歲前成功達標。 https://youtu.be/vdJT3eNYww4 成為棒球選手原是鄧崴在高二前想的目標,他說,當時因發生假球案,讓家人促使他改變志願。他打趣說,數學不好,但因為想上大聯盟,英文要好,於是他靠著國、英考上新聞系,同時下定決心當上主播。 他說,「我很喜歡和大家說故事,尤其是被眾人欣賞之下,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事情。」主播的工作帶給他這樣的成就感。 畢業後,雖然順利進入電視台,但他發覺,當上主播競爭者眾多,若要成功登上主播台,需要其他的專長才有更大的機會,再加上高中時的體育長才,於是決定去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進修。 鄧崴笑說,正因為這個決定,讓長官發現他在體育新聞上面的專業,讓他慢慢被看到,英文不錯,又擅長國際、體育新聞的他,也因而時常被派到國外採訪。 2019年對鄧崴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鄧崴回憶,他當時派至香港採訪,催淚彈在他左腳腳邊爆炸,橡膠子彈打在一排排的鐵板上,但當時的他卻想著要如何規劃採訪報導給外界。知道事態的嚴重性。他笑說,「等到回到台灣時,才意識到自己剛死裡逃生,事後他才活下來了。」 採訪反送中後,鄧崴如願的站上了主播台,一開始的鄧崴認為,只要稿唸好,不要講任何的贅字,就是一個合格的主播,但他看到同業朋友利用生活化的方式播報,讓他有了啟發。為了做出差異化,他除了選擇在播報時更生活化外,也加入手勢及肢體語言,讓觀眾感覺好像是在聽他說故事一樣。 除了主播外,鄧崴也在三立負責國際新聞,每天都要處理來自各國媒體的重大新聞,因此讓鄧崴在處理新聞時,必須相當的嚴謹,他說,「像那種獵奇的新聞我從不處理。」 也因爲國際媒體也有自己的立場,鄧崴在處理時也得要更加謹慎,他說:「因為我們大多的時候沒有辦法到現場實地採訪,大部分就是看國外的記者怎麽寫,就怎麽跟,但是把這些東西引述進來後,他到底是不是事實,有的時候並沒有再去做第二階段的守門,但新聞卻出去了,所以這的確是台灣的國際新聞現在碰到的,一個問題。」在守門這方面,他認為台灣新聞產業近幾年來應該要更加注重,必須要嚴格求證新聞的真假,而非盲目的跟從外媒報導。 在同事三立主播黃家緯眼中的鄧崴,在處理國際新聞時非常專業,黃家緯說,像是之前美國總統選舉,資訊龐大,時間又壓縮,但是他總能立即反應,做的又好。 鄧崴對於新聞非常有熱忱,三立新聞台製作人高思堯也提到,只要有工作來了他會排除萬難以工作為主,即便再早再晚,時間再長,他都會第一時間去做要他幫忙的事情。  鄧崴認為自己是個有新聞潔癖的人,有很多的堅持,對此,高思堯笑說,「在工作上,鄧崴除了有熱情外,他也堅持事情的原貌就是應該完整呈現,不應該經過包裝之後,跟事實不符,這是他一個很好的優點。」 鄧崴認為,能當上主播有運氣的成份,但是他對於記者、主播的工作,每分每秒都盡心盡力、做好本分,並且嚴謹的處理經過自己手中的每一則新聞,他說:「我運氣好,但我並沒有愧對自己。」

金鐘得獎導演楊孟嘉堅持追夢「難」 但天底下沒有做不到的事

記者/余苓均 獲得57金鐘一般節目類導演獎的楊孟嘉,小時因為對電影產生興趣,漸漸地萌芽出導演夢,試著開始故事創作,讓大家聽見他的聲音。由於一路走來很辛苦,他有感而發地說:「天底下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不肯去做的人,我算是很笨的人,所以會很堅持去做想做的事情。」 https://youtu.be/oOgKI0oQFQQ 從小在台南關廟長大的楊孟嘉,在追夢過程中受過很多阻礙。他說,對於當時身邊的人來說,生活只要能夠過得安穩就好,『當導演』就像是遙不可及的工作,家人、同學也都認為這個職業不穩定,勸我改做別的工作。但他依舊追求自己的夢想,後來終於考上台藝大應用媒體研究所,一邊讀書、一邊拍片。 楊孟嘉回憶過去的經歷,他形容出社會後似乎各種挫折也隨之而來,他說,他曾經因為影片不符合製作人要求,而被當眾大聲痛罵,也曾因為自己當時身為一個新晉導演,參加徵案比稿時,卻被評審當場批評其導演能力。 他印象深刻地說,有一次剪片剪到實在是快精神崩潰,半夜直接開窗大喊並發洩,開始反問自己還要做多久才能成功。即便如此,他仍舊持續前進,希望達成目標『能在影視產業中有所成績』。 他的挫折沒打擊到他,5、6年後他的紀錄片節目《台灣人沒在怕》終入圍金鐘獎。雖然最後沒有得獎,但是他說,一路堅持下去不放棄才是最困難的。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拼命精進自己的能力,遇到挫折就硬闖過去,後來他花費數年時間,終於以《下一站》獲第57屆金鐘獎一般節目導演獎,證明自己能夠站上金鐘舞台,那一刻,他很感謝當年受盡挫折的自己沒有放棄』。 雖說如此,他笑說:「我覺得我很幸運,每當我想要放棄夢想的時候,都會有讓我堅持下去的東西出現,像是作品突然入圍或得獎,未來雖有太多的不確定,但這些肯定也一直鼓勵我前進。」 「堅持」就像是他人生的代名詞,失敗了也依舊保持著良好態度面對,楊孟嘉提到,雖然這一路上會很辛苦,但回想過後繼續堅持,最後就能得到好的成果。 楊孟嘉在他的影片創作中,喜歡在結尾留下開放式空間讓觀眾去思考。另外,他也從不預設太多立場。 他笑著分享自己的採訪小技巧。他說:「通常在給予受訪者訪綱後,我會隨著訪問內容,慢慢問出預設之外的題目,這時受訪者的反應也更加真實。」 他也補充表示,不管受訪者講出什麼,任何答案都是答案,沒有答案也是答案。 有多年拍攝紀錄片經驗的他說,拍攝最重要的是生活上的感受,並利用創作者的觀點來編排。對於喜歡走路、聽著音樂並看著不同的風景的他,當下的每個時刻也變得蘊含不同意義,這些生活累積下來的靈感,讓他在創作金鐘57得獎作品《下一站》時,更習慣使用大量的特寫跟空鏡去詮釋。 他表示,這些靈感全部都要想得到才有,因此必須多看影片、多看書充實自己,一定要努力逼自己進步。 楊孟嘉認為,自己的人生不算特別順遂,對他而言,最喜歡的題材是與生命有關的內容,因為人生在經歷過酸甜苦辣之後,就會覺得生命既重要又充滿意義 他也補充說,當時去拍攝《下一站》時,是之前早就想接觸安樂死的故事,對他而言,這次的拍攝經驗很有意義,拍到最後好像會變成在拍攝自己對於生死抉擇的想法,是一個很特別的拍攝經驗。 雖然楊孟嘉以紀錄片出名,但他說,對於未來並沒有特別設限,他期許自己能夠不斷地向前走,因為人生很有趣,要認真抓住每個機會,並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

生態攝影變調 引爆滅鳥危機

記者/吳冠廷、戴懿珍、胡正初、吳祖瀚、賀培晏 炎熱的午後,本該在枝葉下乘涼的雛鳥卻被強制站在人類的造景上曝曬,牠不停地叫,翅膀微微張開,甚至流下了口水,出現熱衰竭的症狀,一旁的攝影師卻顧著拿相機猛拍,甚至直呼:「牠流口水欸!好可愛!」談起當時的場景,曾目睹不當拍攝現場的小彤(化名)仍感到非常不舒服。 類似的現象在台灣不斷發生,許多不肖業者藉不當誘拍與籠拍鳥類,造成生態攝影的不良示範,於是今(2023)年4月《國家地理》雜誌主辦的「國家地理雜誌臺灣攝影大賽」也因而宣布,今年暫停接受鳥類攝影作品投稿。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李永適感慨地說:「我們也不希望一竿子打翻所有船,認為所有鳥類攝影都是用有爭議或不當手段取得,但在目前的狀況下,我們很難分辨,這是比較大的問題。」他說,希望透過這個機會提醒攝影愛好者以正當方式拍照。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曾在2月公布三大不當拍鳥行為,分別為「籠拍」、「誘拍」、「巢拍」,同時也公布全台六處非法拍攝場所的臥底調查證據。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研究員陳庭毓分享不當拍攝對鳥類帶來的影響,籠拍的鳥類來源很多都是非法獵捕,甚至是走私,飼養過程也危害到動物福利,業者為方便民眾拍攝,會拔掉或剪掉鳥類的初級飛羽,控制鳥類的行動;另外,還有業者將鳥類混養也造成互相打鬥、攻擊的情況,使他們受傷;也為了方便直接餵食飼料、麵包蟲等食物,讓鳥類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 他說,業者甚至會直接在臉書社團或是Line群組上宣傳自己的籠拍場所,招攬攝影師付費前往棚拍。 談到誘拍的案例,台北市野鳥學會會總幹事陳仕泓說,曾經有攝影師為了拍攝,拿大頭針固定麵包蟲引誘鳥類,造成鳥類誤食大頭針,刺穿喉嚨,攝影師卻漠不關心,直接離開,直到鳥友發現才將牠送往救傷中心。 除了用食物誘拍外,也有攝影師利用「放鳥音」的方式,讓鳥類誤以為是同伴的呼喚,到處尋找,擾亂鳥類繁殖活動,長期下來可能對生態保育造成很大的影響。 業者也會將整巢的雛鳥移至其他位置,或是修剪周圍的樹枝方便拍攝,也就是所謂的「巢拍」,陳庭毓表示,受到人為干擾,會讓母鳥不敢去餵食,最終導致雛鳥死亡。 曾經親眼目睹不當拍攝現場的小彤說,看到活生生的鳥類被剝奪自由,甚至面臨死亡,真的覺得很可憐,在艷陽下被曝曬的雛鳥,為了散熱張開嘴巴及翅膀,卻因為攝影師不了解鳥類習性,將牠的求救訊號當成「可愛」的行為,不停按下快門。 上述的種種不當拍攝鳥類案例,再再透露出人類的自私行為,鏡頭原是為了傳達自然的美好,如今卻成為對著鳥類的槍口,甚至有二級保育類鳥類受害,這樣的行為已經危害到台灣鳥類生態存續,一張美麗照片的代價,換來的竟是鳥類的非自然死亡。 https://youtu.be/dBo4Naso0FU

柯金源守護環境30餘年 用鏡頭寫下環境備忘錄

記者/吳冠廷 以環境調查報導著名的導演柯金源,在業界都被尊稱為「柯師傅」,可想而知他在業界受尊崇的程度,跟訪當天他與記者約訪在八里挖子尾物附近的海岸口,當時他穿著雨鞋走進沙灘與海浪的交界處,拿起攝影機凝視著前方,正收集興建淡水至八里跨海大橋工程資料,已年逾60歲的他,為貼近環境,近30年來從未停歇,總是一個人堅持到現場做田野調查。 為收集環境資料,柯金源攤開了一張台灣環境變遷田野紀錄地圖,圖上標示著100多個點,他說,這都是他做的筆記,完整版本至少3、400個點,上面設定的標定點,都是他無數次重返現場與紀錄而來。 當初柯金源為了解台灣環境現況,開始進行環境田野調查,最初的他收入不穩定,常常兼職兩三份工作,幫忙電視台拍生態節目,或是寫專欄,他說,過程中雖然辛苦,卻也擁有高度自由,直到進入公視後,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持續紀錄報導台灣的自然生態、環境變遷與公害事件,累積至今紀錄片近30幾部,上百則環境專題報導。 從柯金源的作品中,可以發現鏡頭所記錄的是土地環境變化,裡頭的發聲者往往是近海的漁民,靠天吃飯的底層小人物,柯金說,他從小看著父母面對大自然挑戰總是逆來順受的韌性,農作物種植得靠上天才能有好的收成,也許是這樣的生長環境下,讓他比起其他人對土地更有感情。 小時候的生長經歷造就如今的柯金源,他說:「從小形成了我一種韌性的個性,隱隱約約讓有對於逆境、不公不義的事情持續發聲的堅持」,種下他日後出社會報導環境議題的種子。 而讓他種子發芽的關鍵,起源在「財訊」擔任記者過程中,當年發生東石網寮村受颱風侵襲的事件,他說:「村落受海水倒灌連續39天淹水不退,首日有官員去關心村民,但在主流媒體報導過後,缺乏媒體持續關注,災情未受到改善,於是他決定要留下來記錄。」 另一個關鍵是「彰化農地生產的稻米被測出重金屬汙染」,柯金源回憶說:「我就是農村出生的小孩,從小到大自己耕種的稻米,竟然有一天不能吃而且要銷毀,土地還受汙染還不知道是誰污染,牽涉到不只農業的問題甚至到食安問題。」 當時台灣政治與社會在改革下越來越進步,他在過程中卻看見賴以維生的島嶼環境逐漸惡化,生長農村長大的他,深知村民與農民遭受天災的痛苦,但這樣的議題卻不受主流媒體關注,柯金源感嘆地說: 「當時感覺像是在兩個平行世界,如果真的沒有人關心這些事情,那誰能替那些人民發聲呢?」於是柯金源辭去「財訊」記者的工作,走向他將近30年的環境報導之路。 在柯金源的台灣地圖上,標示著數百個點,這都是他這幾十年長期累積下來需要被關注的地點,他表示,環境生態很難在短時間內就看清楚脈絡及問題,所以可能一年手上就養著好幾個題材,若想要觀察環境變化就必須要長期關注,這樣報導才能夠寫得深入。 因為深知環境報導是一個艱澀的議題,柯金源為了能夠讓一般人對環境議題有共感,即便他覺得紀錄片是最適合的方式,但仍在每次的作品中會嘗試不同的手法,在最近的作品「海之岸」,結合影像與表演藝術,講述海岸開發對環境擾動。 為長期拍攝環境紀錄片,柯金源採訪紀錄場域往往是在人跡罕至的山區或海洋,他分享,曾經在澎湖的海上海漂,與接應的船失聯兩、三個小時,或是上高山走過危險湍急的溪流,克服困難堅持做環境紀錄工作,報導砂石盜採受到當地檢察官關注,又或是報導垃圾掩埋場的新聞,讓垃圾山被移除等等,旁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 但他卻認為:「或許不是每個議題都能夠滿意,只要持續地拍持續地寫,問題總有一天會被改善。」 走進柯金源的辦公室,映入眼簾是他堆到天花板的紙箱,裡頭裝滿的是早期底片、相片,從1980年累積到現今總共有40萬照片,那是柯金源用影像記錄下對環境幾十年來的歲月痕跡,他說,將來會希望陸續將這些資料給數位化,讓它們能夠給更多人使用。 有人說柯金源就像苦行僧一樣,全副身心投入環境報導的他,一步一腳印走遍全台灣,日復一日做一樣的事情,為台灣環境變好而修行。如今的柯金源已經61歲,他期望:「退休的念頭就是,當我們環境都變好,我就可以不需要在報導。」,更希望有年輕人能夠接續他這幾十年來的努力,將守護台灣環境這份志業,能一棒接著一棒傳承下去。 https://youtu.be/uu97Vyrf7gs

第21屆卓新獎公布 報導者獲4獎

記者/戴懿珍 第21屆卓越新聞獎15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共有877件作品參賽角逐17個獎項,由報導者獲獎4項最多。 今年報導者獲4項獎項,分別為平面及網路(文字)類—解釋報導獎、不分媒體類-國際新聞獎、新聞敘事創新獎等,去年增設的藝術與文化新聞獎也由報導者以「新台漫時代──在日漫與韓漫夾擊下,如何走出自己的路?」獲獎。報導者創辦人兼執行長何榮幸表示,這次獲獎較去年的兩項還多,算是打破自己的紀錄。全球媒體環境愈來愈惡劣,但只要決定留下來奮鬥,就沒有悲觀的權利。在產製各項優質報導之外,報導者也會繼續努力讓自己好好活下去。 此外比較令人意外的是,入圍12項的公視最後空手而歸。本屆首度將電視及網路(影音)類「深度報導獎」分為長篇及短篇,以長度20分鐘為界。長篇深度報導獎由天下雜誌的「水危機之島」獲獎,短篇深度報導獎則由大愛電視的「醫愛撫虐」拿下。 以下為完整獲獎名單:

白晝之夜吸引人潮 士林搖身變藝術派對不夜城

記者/吳冠廷 2022臺北白晝之夜重返實體現場,以「士林大戲院」為主題12小時不斷電演出,今年更首度推出以現場、線上、現場X線上體驗等3種體驗方式,截至活動結束共計約46萬人次參觀展區,臺北白晝之夜活動官網瀏覽人次將近147萬人次,白晝之夜藝術總監林昆穎表示,這次特別打造數位介面團隊,讓民眾不受區域限制,體驗士林夜晚的獨特面貌,享受盛大藝術派對。 今年北藝中心作為白晝之夜核心館場舉行開幕式,邀請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法國在台協會主任公孫孟…等人,柯文哲在致詞上表示,蓋這個北藝中心蓋了10年,過程中實在很痛苦,不過也想藉著活動,去看看這些年輕人在搞什麼鬼。 這次白晝之夜的活動內容也與現代科技做結合,在北藝中心「參觀回路沉浸式互動體驗特展」中,一條貫穿劇場建築的參觀動線,結合互動式科技外,讓民眾了解劇院的神秘面紗,參觀民眾表示,能實際看到北藝球體的內部構造,天台11樓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士林地區。 每年白晝之夜裝置藝術與節目,都會依照舉辦場地不同去融合當地特色、在地文化,今年以精彩的藝術作品結合當地夜市美食,活動一開始人潮就湧入商圈,士林夜市彷彿揮別疫情陰霾,復甦往日繁榮場景,參觀民眾林先生表示,很久沒看到這種人潮出現在夜市裡,平常沒什麼人的攤位,在活動的加持下也大排長龍。 藝術結合在地文化所創作出的展覽與表演節目,讓平凡的夜市街道變成熱鬧的戲院,也讓觀眾留下難忘的一夜,參觀民眾王小姐表示,看到在地文化與潮流互相結合,動靜皆有的互動式體驗可以玩,是一次特別的體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