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報永續專題特刊-大學生請心理假是藉口?盼社會共創友善校園

0
38
銘報特刊「正視學生情緒 給予喘息空間」、「憂鬱症諮商費高且需長期 學生難負荷」、「憂鬱症防治 大學應將情緒教育納入 設線上平台」。

本報訊

因學業、人際關係等等的問題,讓大學生近年來愈來愈多有情緒問題,也沒有空間讓他們舒緩壓力。根據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年輕族群的精神科就醫人數從2016年的22.1萬人次成長至2021年的29.2萬人次,成長率達32%,就醫人數也從整體比例的4.8%成長至7%,顯示年輕族群罹患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生率有逐年攀升的趨勢。

而為使大學生更加重視心理狀態,平衡身心,至2023年開始,各大專院校開始推動「心理調適假」(以下稱心理假),希望藉此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並鼓勵學生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至今,全台106所大專院校,已有36所大專院校實施「心理假」。

銘報特刊下載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