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旅遊YouTuber内内:從失業中重新出發 堅持創作「有質感的作品」

0
2008
Youtuber内内(圖/汪廷融攝)

記者/陳卓軒

「哈嘍大家好我是內內 !」每支影片元氣十足的問候,搭配著活潑開朗的個性,燦爛的招牌笑容,他是YouTuber ―內內。吃爆雲林33間銅板美食!》、《吃爆台北大稻埕必吃美食!》影片打響個人知名度,到現在成為一名有著23萬訂閱數的美食旅遊YouTuber。

早在2010年時,內內就早已上傳影片到YouTube上,但當時的YouTube並沒有營利功能,因此他打趣的說,當時單純是做興趣的,也沒有設定目標,對YouTuber也沒有充分的瞭解,完全是誤打誤撞進入自媒體。

創立「內內 nene」頻道時,他辭掉平面設計師的工作及結束比比內內頻道的合作,失去收入的同時也踏入30歲大關,他説,這個年紀在自媒體行業來說不算年輕,而且在YouTube兢兢業業多年後的成績也不理想,因而選擇以「中年失業又不紅的網紅」自居重新出發。

剛開始經營YouTube時,除了創作者身分還身兼著平面設計師的工作,自媒體剛起步再加上雙職身分,使創作路上擁有許多難忘的回憶,他分享到,曾因為剪輯軟體「秀抖」,導致完成的內容直接「歸零」,他笑著說:「當時我就只能邊哭邊剪到天亮,然後直接去上班。」這是他經營頻道多年感覺最深刻的事情,但因為是喜歡做的事情所以有充分堅持下去的理由。

內內頻道主要以開箱美食、旅遊、生活為主軸。他也以「埃及內吃Go」和「農夫特集」為例,雖然呈現的內容非常的豐富,但作業過程之久時常感到疲累,每次取材以及錄製時間都非常久。但當上片的那一刻,看到觀眾的各種回饋,所有花費的心力都是值得的。他也打趣的說:「以上多少還是要有熱情才能堅持。」

影片《體驗一日農婦!當肌肉鮮肉農夫的老婆!需要必備什麼條件?》(圖/翻攝自内内 nene YouTube頻道)

當觀眾有注意到影片後段MV的小細節時,內內表示說會很感動,因爲那是他拍片的堅持,即便到現在出國拍攝,也會堅持把旅途的感受到壯闊跟心情濃縮成一支MV,保持拍片的初心,享受畫面與影音的結合。

與内内一同工作的哈娜分享到,內內對工作的要求度非常的高,甚至「上山下海」拍片都願意,一點小細節都會吹毛求疵,即便熬夜到再晚,他還是會在Deadline之前拼死拼活的把東西做完。從言語間,展現內內對拍片的無限熱情,以及如出一徹的「真善美」。

今年許多元老級YouTuber陸續宣布停更,當談到創作路上的瓶頸時,內內感嘆說,與其他創作者討論時非常能感受到職業倦怠的心境,說到底YouTuber也是一份工作,在一份崗位久了就會出現倦怠期,對工作麻木。

「像我做了那麼久,偶爾還是會出現因為大環境所逼,這份工作是否能做一輩子的念頭。」他說,假如自媒體有一天沒辦法讓自己擁有收入時,那該做什麼,甚至曾萌生出「休息」的想法。

轉眼間,踏入YouTube已經邁入第7個年頭,內內表示,堅持的有一部分都是來自於觀眾的支持。

他説「他們(觀眾)說我給了他們很多鼓勵,所以其實當觀眾把情緒交給自己時,創作者跟觀眾之間得到的是對等的,也是一個讓我繼續經營頻道的動力。」在言語之間,展現出跟內分蜜(內內粉絲名稱)之間的好默契以及相互扶持。

在工作室夥伴哈娜以及男友小憲眼中的內內,是個不論在影片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都如出一轍的人,他總用最真實善良的一面待人。

内内(左下)與工作夥伴小霖(左上)、哈娜(右上)、及伴侶小憲(右下)合照(圖/内内提供)

哈娜表示,曾看過很多很厲害的人,可能會對員工有較為嚴厲的神情,但內內則是以朋友的方式跟夥伴們相處,希望能一起進步的同時也能保持友好的關係。

畢竟自媒體就是自由度比較高的行業,所以我希望我們是一個共好的團隊,而不是一間公司。他說,雖然現在成立公司,但不會把自身定位成老闆/公司的經營者的角色,反而希望能「共好」。

他說,當工作夥伴能夠發展出很好的個體時,自己也能跟著一起水漲船高,期許夥伴能透過內內工作室的資源來一起成長,大家能夠「一起共享成果」

若要為自己下個註解,內內說:「我真的是Nobody欸!沒有什麼座右銘!沒有座右銘就是我的座右銘」。他認爲,不用去侷限自己,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心情跟想法,沒有一句座右銘可以囊括所有的情緒跟心情。

他也補充,不管如何就是要很努力在做、穩定的輸出以及堅持把內容做到滿意的狀態,相信一直以來的堅持跟用心,大家是可以感受到,因此會抱著感恩的心態持續創作。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