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續】北漂經營無招牌路邊洗車 簡阿嬤的30年洗車攤

0
77
認真洗車的簡阿嬤與她的丈夫。(圖/廖品謙攝)

記者/廖品謙

穿過繁華的士林夜市,走到士林街福德宮前,有兩個忙碌的身影正在洗車,一位一邊拿著水槍沖掉車子上的泡沫,另一位則拿著毛巾前後擦拭,把車子擦的閃閃發亮,在兩人配合下,約20分鐘後一輛乾淨的轎車就洗好了。這裡就是由65歲簡阿嬤所經營的路邊洗車。

簡阿嬤說,曾經有從陽明山下來的客人開著沾滿泥漬的車來給他們夫妻洗,本來靠人工就難以洗掉,他們還是給車子認真的洗了一遍,洗完後客人卻不滿意,更站在路邊大聲指責他們不認真,還拿出手機錄影並揚言要報警,但她想著做生意和氣生財,無奈之下還是退了錢給客人,儘管如此,大部分的客人還是十分友善,不會刻意為難他們。

連招牌都沒有的路邊洗車,全靠熟客光顧,她說,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全倚仗路邊洗車的收入,其實她也很意外可以經營這麼久,因為和丈夫兩個人除了下雨不洗車外,基本全年無休,一天內能洗的車輛也有限,有時候一整天也只有一部車來光顧,但就算生意不好,她也沒有想過收掉路邊洗車,簡阿嬤說:「再辛苦,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就連回家鄉時,也特地從雲林批發蒜頭,在空閒時放在路邊擺賣。

原來簡阿嬤來自雲林西螺,談到自己為什麼會來台北工作,簡阿嬤笑著說,年輕時她跟丈夫兩人發覺在西螺實在找不到工作,耕田賺的錢難以支撐家庭開支,在討論後決定一起來台北工作;就這樣兩人一直經營著路邊洗車,從租房子到現在在八里買了房子,這一來台北就是30幾年。

簡阿嬤的路邊洗車攤,只放了兩張椅子、一張桌子和幾個盆子的洗車用具,這個小小的洗車攤,不只是他們的經濟來源,也見證了他們的汗水與堅持。儘管面對困難簡阿嬤從未放棄,她深知這份勤勞和堅韌才是支撐他們生活的動力。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