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和鬼成為家人那件事》編劇吳瑾蓉:我們要用溫柔的心去描繪這個世界

0
106
(第六十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得獎者-吳瑾蓉/圖:吳瑾蓉提供)

記者/陳鈺茹

憑藉《關於我和鬼成為家人那件事》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的編劇吳瑾蓉,大學時期因受到老師的一句話獲得啟發,「我們創作者不要寫你困住的世界,而是要寫你希望那個世界的樣子。」影響她14年的編劇生涯所有創作的信仰。

那句話如今歷歷在目,對她來說這句話是她往後成為編劇前最重要的轉折點。她回憶說,在台灣外文系時並未特別優秀,甚至很差。當時的一門課,她的劇本作業意外被老師在課堂上當眾表揚,並直言可以拿去投稿。這段意外的讚譽,對她而言猶如一道曙光,成就了她踏入編劇的種子,植入她心中。

而後吳瑾蓉便就讀臺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畢業後便正式踏上編劇之路,並斬獲多項獎項。儘管如此,涉事未深的她,也曾經歷過多次作品未曾面世的失落。她坦言,一開始會覺得很心痛,但後來慢慢釋然,理解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原因,或許沒有被展出是因為沒有遇到對的合作對象,無法完整的詮釋與理解作品的真諦。

即便如此,她仍開朗的說,「這幾年驀然回首,看似在做虧本生意,會發現原來每一步都沒有白費,寫過及走過的那些養分都留在自己身上,每一次打筆電,就可以寫出新的故事。」

深信這句話的吳瑾蓉說:「就像《關於我和鬼成為家人那件事》一樣,以前那些不好的合作經驗,都是為了讓更好的我遇見《關於我和鬼成為家人那件事》這個團隊一樣,現在的我們合作的很快樂。」

吳瑾蓉因前一部喜劇舞台劇作品《單身租隊友》,受到程偉豪導演賞識與邀約,為《關於我和鬼成為家人那件事》創作,電影中的男主角便是以《單身租隊友》為原型改編而成。

為了創作出符合這部作品的角色性格,她說,她採訪多位同性戀者想要了解關於同志的問題。其中,訪問到一位深櫃的警察時,得知即使當時已經同性婚姻合法化,這位警員仍決定與異性結婚,以免讓父母失望。這讓吳瑾蓉深感無力與悲傷,甚至落淚。她體會到,儘管婚姻自由已獲得法律的保障,許多人仍然受到家庭期待的壓力,這種無奈深深打動了她。

她說,「在所有生死面前,不管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都是一樣的,也都不重要了。」

因此,她下定決心要把這部電影好好寫出來,賦予它新的靈魂,將價值觀傳遞給每一位觀眾,透過自己所創作的劇本,讓更多人感受其中的情感與力量。

身為電影的編劇,她同時也為舞台劇創作。她坦言,其實舞台劇並不賺錢,但在朋友找到她的當下,仍毫不猶豫的接受。對她來說,比起影視創作,舞台劇的每一次演出,都是一次性、無法重播的體驗,更能碰撞出許多火花。

吳瑾蓉對舞台劇的喜愛,促使她在《單身租隊友》出演時,便觀看了40多場,每次的演出都無法自拔。而她也透過《單身租隊友》獲得了《關於我和鬼成為家人那件事》的創作機會。

她心目中認為的編劇需要具備著同理心,才能將角色真正寫進劇本裡。她說,「我們要去用一個很溫柔又深刻的角度去看待你所在乎的事情,呈現出來給觀眾,這是創作者的心,騙不了人的。」

說到這,她想起她臺北藝術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老師曾說過的一段話,「不管你被傷害多少次,永遠要保持溫柔的心對待你周圍的人事物」,這促使也提醒著她的創作依舊保有溫度的意義。

未來,吳瑾蓉表示,會持續地通過創作劇本去描繪這個世界,讓角色走到這個世界去成長。她堅信,有一天,即使只有一點點,也能為世界帶來改變,一句話道盡了她對創作的信念與美好期待。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