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五月 19, 2024
首頁 人物 頁面 63

人物

銘報人物,人物專訪以傳播業界人士為主,如電影導演、編劇、主播、資深記者、媒體資深經理人等,皆為銘報採訪對象。

其人物專訪內容,皆由銘報學生記者親自約訪及撰寫,在銘報成立將近四十年來,採訪的人物已破千人。

國民黨發言人鍾沛君:累積實力 學習說服技巧 隨時上陣

「主播播報新聞是呈述觀點,然而發言人卻是要說服閱聽眾,讓他們認同你講的就是真理。」TVBS前主播鍾沛君在去年11月離開待了8年的媒體,選擇加入正處於低潮期的國民黨擔任發言人,主播與發言人同樣要面對鏡頭,這是她對於兩者所區別的定義。

電影戲劇美術指導鄭予舜:從不設限,能做就做

「我從不設限自己的作品性質,能做就做,至少有機會。」鄭予舜表示,身為自由接案的工作者,賺錢向來不是他的初衷,厭倦了朝九晚五的辦公室生活,他選擇出來闖蕩,用自己的專業及對美術的熱情,當個快樂的工作人!

轉換身份 NCC委員洪貞玲仍保有初衷

曾擔任媒改理事、參與反媒體壟斷、拒絕中時運動以及太陽花學運等社會運動的台大新聞所教授洪貞玲,在去年8月上任NCC委員,對她來說,傳播市場的秩序、媒體公平競爭原則和反媒體壟斷法,是她擔任委員的首要任務,因此NCC是另一個能實踐自己理想的管道。

《報導者》 簡永達:運用好奇心找出主題關鍵

銘傳大學28日邀請到《報導者》簡永達記者分享採訪寫作技巧。他說:「採訪跟寫作 就像買菜跟煮菜一樣,出門買菜前,你要記得要煮什麼。」。而讓他不斷有新聞靈感的幕後推手,來自於對生活的好奇心,讓好奇心與觀察力連結,進而讓觀察結果圍繞著新聞核心撰寫。

自由副總編輯黃嘉瑞:電子報急速發展 內容通路為王

自由時報副總編輯黃嘉瑞27日受邀來到銘傳大學新聞系,進行題為「新媒體環境下電子報經營管理策略」的演講。他指出,在通路與內容為王的時代下,電子報的經營策略是品牌發展的重點。

UP直播執行長葉冠義:讓世界看見每個有潛力的素人

UP直播執行長葉冠義說,「希望那些有才藝的人,可以透過直播被大家看見,甚至行銷到世界各國」,他舉例說,選秀節目星光大道,現在能被記住名字的也只有幾個人,其他人也有相當的發展潛力,只是缺乏管道,因此創立UP直播平台,讓他們有機會被大眾認同。

中廣李霖松:廣播廣告就是要好玩

「廣播廣告其實很多的法則與理論,對我來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好玩。」他是中國廣播公司商業廣告文案創作兼配音員李霖松,連續入圍51與52屆廣播金鐘商業類廣告獎(入圍作品-好物市集 文學媽媽篇),來自馬來西亞的他,在短短的廣告入圍作品背後,藏著13年來台灣打拼的故事。

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副秘書長洪梓硯: 改變時代對電競的看法

提到「電競」兩個字,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CTeSA)副秘書長洪梓硯可以從臺灣電競生態講到大陸電競產業發展,再講國際電競現狀,滔滔不絕。但談起他本人生活則少有可言,聊不到幾句又重新回到了電競的話題。電競,似乎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導演黃建亮:心目中想當攝影師,但在台灣這個叫導演

以拍攝紀錄片為名的導演黃建亮,當初若是按照父母的意願,現在可能會是一名工程師,但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到美國學習攝影和電影,為尋根回到台灣這片土地繼續打拼,原以為能成為一名攝影師,但卻當上了導演。他感嘆的說,心目中是想要當攝影師,可是在台灣這個等級的攝影師叫導演。

新銳導演程偉豪 台灣類型片的開路先鋒

1997年的夏天,他趁著補習結束後中午前的空檔,騎著腳踏車狂飆到戲院,用存下來的零用錢,看便宜的早場電影,當時好萊塢正熱映許多商業大片,裡頭的聲光效果令他目眩神迷,少年的導演夢萌芽,那時他還不知道,20年後他也可以成為台灣最受矚目的新銳導演之一,他的作品更刷新台灣恐怖片的票房紀錄。他是《紅衣小女孩》系列、《目擊者》的導演,程偉豪。

熱門話題

本季最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