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不可少 傳統市場的科技潮

0
493
南門市場成為台北市場使用行動支付的大宗。 (圖/郭柔羽)

記者/曾馨旻

在科技影響社會年代,傳統市場也合著這個潮流做出許多改變,除了基本臉書粉絲專頁經營外,行動支付使用率逐步攀升也成為傳統市場交易的新趨勢。根據台北市市場處統計,台北市場到目前為止已有至少1708個攤位使用行動支付。

行動支付使用量逐步上升

市場的消費方式和地域,不再僅限人到店的現金交易,行動支付、電商也成為傳統市場銷售方式之一。根據臺北市市場處統計到2019年6月20日為止,共有17家市場871個攤位使用行動支付,到2019年12月中已有27家市場1708個攤位使用行動支付,對比半年前就增加了10家市場共837個攤位,新型態的支付方式正在傳統市場蔓延。

資料來源:台北市市場處 (表/曾馨旻)

當中南門市場屬於使用行動支付的大宗,南門市場自治會會長王銓國表示,南門市場共257個攤位九成以上都設有行動支付。而根據永豐銀行給自治會的數據顯示,南門市場2019年10月到12月使用行動支付交易筆數正逐漸成長。

資料來源:王銓國(表/曾馨旻)

雖然交易筆數有所成長,整體使用的客戶還是僅占一成而已,記者實地採訪部分南門的攤商,皆表示使用Apple Pay的客戶最多,並且以年輕族群為主要使用者。當中熟食攤商「君問山」的店員說:「銀行有做活動時一天三四個客人使用行動支付,沒有活動時一天偶爾就一個」,而「永順」蔬菜攤老闆娘則表示,漸漸越來越多的顧客使用行動支付。

針對電商王銓國則說,鑒於整個市場整合做電商會有稅務問題,電商是各攤商自行經營。而以南門市場為例,倘若遇上過年,市場也會如同迪化大街,宅配業者在市場內部駐點,方便民眾寄送年菜,加重市場過年氛圍,並且透過招開記者會和運用社群媒體做宣傳。林宜靜表示,傳統市場依然維持其富人情味精神,經營模式卻需要逐步接近超級市場。

利用社群媒體行銷市場

為了使市場能和社會接軌,臉書成了傳統市場開始經營的平台,以台北市公有傳統市場為例,已有四成以上的市場經營臉書粉專或社群。當中士東市場的臉書甚至有所謂的紛絲名「東粉」,而南門市場、新富市場的臉書也時常更新資訊,並且拍攝影片讓民眾更了解市場。

(表/曾馨旻、郭柔羽、張慧萱)

王銓國表示,臉書對市場推廣很有幫助,結合市場舉辦活動,成功讓參與的族群年齡逐漸下降。士東市場自治會副會長林宜靜表示,社群媒體的發達,民眾打卡發文也成為市場重要的推廣來源。

除了市場本身整體和科技結和之處,各個攤商會運用Line和客戶聯繫。可能是與客戶私訊,亦可能是攤商個別開了群組。有民眾表示,和攤商互加通訊軟體,可以在店家進貨特別蔬菜時獲取第一手資料,也能在來市場前先詢問是否有自己需要的產品。餐飲業者林小姐也提到,直接使用Line向攤商訂購食材很方便,並且可以降低溝通錯誤率。針對攤商個別Line群組作業,王銓國則說:「有利有弊啦」,他解釋群組與客戶聯繫方式強,傷害力同時也大,若有心人士在群組內亂講話,散播速度就會很快。

台北市場為求轉型漸漸發展出自身特色,部分市場逐步朝向觀光市場發展。除了市場外觀、市場衛生等這些民眾市場體驗,改善這些不過是傳統市場轉型的基本,在生活方式愈發多元的時代,如何讓傳統市場跟進科技,才是傳統市場生存解。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