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金源守護環境30餘年 用鏡頭寫下環境備忘錄

0
376
來到海岸口後,柯金源說,「十年」看似很漫長,但對環境來說「十年」非常快速,根據長期觀察這一段海岸,現今仍處於變化中。

記者/吳冠廷

以環境調查報導著名的導演柯金源,在業界都被尊稱為「柯師傅」,可想而知他在業界受尊崇的程度,跟訪當天他與記者約訪在八里挖子尾物附近的海岸口,當時他穿著雨鞋走進沙灘與海浪的交界處,拿起攝影機凝視著前方,正收集興建淡水至八里跨海大橋工程資料,已年逾60歲的他,為貼近環境,近30年來從未停歇,總是一個人堅持到現場做田野調查。

柯金源扛著攝影機,走在淡水河河口南岸的沙灘上,為紀錄淡水至八里跨海大橋工程資料做準備。(圖/林育昇)

為收集環境資料,柯金源攤開了一張台灣環境變遷田野紀錄地圖,圖上標示著100多個點,他說,這都是他做的筆記,完整版本至少3、400個點,上面設定的標定點,都是他無數次重返現場與紀錄而來。

當初柯金源為了解台灣環境現況,開始進行環境田野調查,最初的他收入不穩定,常常兼職兩三份工作,幫忙電視台拍生態節目,或是寫專欄,他說,過程中雖然辛苦,卻也擁有高度自由,直到進入公視後,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持續紀錄報導台灣的自然生態、環境變遷與公害事件,累積至今紀錄片近30幾部,上百則環境專題報導。

從柯金源的作品中,可以發現鏡頭所記錄的是土地環境變化,裡頭的發聲者往往是近海的漁民,靠天吃飯的底層小人物,柯金說,他從小看著父母面對大自然挑戰總是逆來順受的韌性,農作物種植得靠上天才能有好的收成,也許是這樣的生長環境下,讓他比起其他人對土地更有感情。

小時候的生長經歷造就如今的柯金源,他說:「從小形成了我一種韌性的個性,隱隱約約讓有對於逆境、不公不義的事情持續發聲的堅持」,種下他日後出社會報導環境議題的種子。

而讓他種子發芽的關鍵,起源在「財訊」擔任記者過程中,當年發生東石網寮村受颱風侵襲的事件,他說:「村落受海水倒灌連續39天淹水不退,首日有官員去關心村民,但在主流媒體報導過後,缺乏媒體持續關注,災情未受到改善,於是他決定要留下來記錄。」

另一個關鍵是「彰化農地生產的稻米被測出重金屬汙染」,柯金源回憶說:「我就是農村出生的小孩,從小到大自己耕種的稻米,竟然有一天不能吃而且要銷毀,土地還受汙染還不知道是誰污染,牽涉到不只農業的問題甚至到食安問題。」

當時台灣政治與社會在改革下越來越進步,他在過程中卻看見賴以維生的島嶼環境逐漸惡化,生長農村長大的他,深知村民與農民遭受天災的痛苦,但這樣的議題卻不受主流媒體關注,柯金源感嘆地說: 「當時感覺像是在兩個平行世界,如果真的沒有人關心這些事情,那誰能替那些人民發聲呢?」於是柯金源辭去「財訊」記者的工作,走向他將近30年的環境報導之路。

可以看見除了相機外,上頭安裝著麥克風,收環境音對記錄上也是重要的一環。(圖/林育昇)

在柯金源的台灣地圖上,標示著數百個點,這都是他這幾十年長期累積下來需要被關注的地點,他表示,環境生態很難在短時間內就看清楚脈絡及問題,所以可能一年手上就養著好幾個題材,若想要觀察環境變化就必須要長期關注,這樣報導才能夠寫得深入。

因為深知環境報導是一個艱澀的議題,柯金源為了能夠讓一般人對環境議題有共感,即便他覺得紀錄片是最適合的方式,但仍在每次的作品中會嘗試不同的手法,在最近的作品「海之岸」,結合影像與表演藝術,講述海岸開發對環境擾動。

為長期拍攝環境紀錄片,柯金源採訪紀錄場域往往是在人跡罕至的山區或海洋,他分享,曾經在澎湖的海上海漂,與接應的船失聯兩、三個小時,或是上高山走過危險湍急的溪流,克服困難堅持做環境紀錄工作,報導砂石盜採受到當地檢察官關注,又或是報導垃圾掩埋場的新聞,讓垃圾山被移除等等,旁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

但他卻認為:「或許不是每個議題都能夠滿意,只要持續地拍持續地寫,問題總有一天會被改善。」

走進柯金源的辦公室,映入眼簾是他堆到天花板的紙箱,裡頭裝滿的是早期底片、相片,從1980年累積到現今總共有40萬照片,那是柯金源用影像記錄下對環境幾十年來的歲月痕跡,他說,將來會希望陸續將這些資料給數位化,讓它們能夠給更多人使用。

打開紙箱後,一本本相冊,裡頭全是柯金源從是媒體業至今的所有影像紀錄。(圖/林育昇)

有人說柯金源就像苦行僧一樣,全副身心投入環境報導的他,一步一腳印走遍全台灣,日復一日做一樣的事情,為台灣環境變好而修行。如今的柯金源已經61歲,他期望:「退休的念頭就是,當我們環境都變好,我就可以不需要在報導。」,更希望有年輕人能夠接續他這幾十年來的努力,將守護台灣環境這份志業,能一棒接著一棒傳承下去。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