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產業跨媒介成本高市場小 陷資金斷鍊危機

0
818
IP因為市場的趨勢與演進,改變其原有的意涵。(圖/李雅靜製)

記者/陳瑀倫、李雅靜

「IP」一詞近年來在台灣被熱烈討論,行政院更在2019年創立文化內容策進院,為產業發展努力,然而在產業困境當中,跨媒介作品移動需要耗費鉅額成本,在產業鏈上易形成斷鍊。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理事長蔡嘉駿與vocus方格子平台創辦人翁子騏皆認為,台灣經營IP產業還需要花費非常長的時間,還有資本上的問題。

角色IP的經營,在國內長久的經營案例並沒有太多,能講的出名字的更是屈指可數,但是在日本、美國等等內容大國IP做得有聲有色,也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讓人朗朗上口,像是哆啦A夢、漫威…… 。

另外,蔡嘉駿說,台灣人口少、市場小,也造成台灣在內容的經營上過於「速食」、過於 「近利」,這是原罪,也是造成停滯不前的事實,因為 IP 的經營除了需要受眾夠多的「爆發性」以外,同時也需要有長久經營的「厚度」。如此如可,搭著全球化大串流浪潮而出海尋求更大市場的話,才真正有可能落實 IP 的經營。

角色源於山洞壁畫,後在各國分別有不同名稱與意思。(圖/李雅靜製)

vocus方格子平台創辦人翁子騏也提到角色IP的經營,是需要長時間的培養並且具有延展性,談到台灣角色IP很少有生存比較久這個問題。

他說到,台灣的IP產業還沒有辦法在中後段去幫助變現,進而促成正向循環。這也是台灣在產業會有斷鍊的問題。

翁子騏提到,在IP轉換中會遇到移動成本的考量,當作品進入動畫化的階段,就會花很多的錢去開發,而製作公司也會以投資的角度思考,這東西可以賺錢嗎?

現在多數人多使用「IP」一詞代替「虛擬人物」。(圖/李雅靜製)

要協助內容、文化產業能夠產業化,資金向來是一大痛點,文策院有著一套幫助內容開發與資金上媒合的設計。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表示,文策院利用「第一哩路」的助開發方案,協助與文策院簽合作備忘(MOU)單位的開發案能順利進行,未來向投資人提案的時候,獲得投資的機會變得更高。

另外,丁曉菁說,文策院也有「最後一桶金」投資方案,當作品需要比較高資金的行業,像是影視、電影甚或是遊戲。透過「最後一桶金」的投資,便可以在尋求資金的時候,跟大家說作品背後已經有文策院的資金到位,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全球的投資人也就會對你更有信心。

回過頭來看,IP產業現實的層面的考量,最終離不開錢,翁子騏說,作品是否可以商業化等等後續的資金問題也逐一浮現,這也是IP跨媒介轉換的一大難關。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