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慧萱
蘋果日報從9月2日起實施收費制,根據廣告與市場營銷月刊的調查顯示,相較3月時的數據,8月蘋果新聞網紛絲團的回文、按讚、分享成長比例皆大降80%以上,不過在粉絲人數方面僅下降5%。
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4月宣布將收費時,大部分評論並不看好,許多專家認為台灣人的閱讀習慣,與蘋果日報的媒體定位,願意花費訂閱人數將不會太多,而蘋果也會失去本身的流量優勢與媒體影響力,從廣告與市場營銷月刊2-7月的調查來看,蘋果的網路媒體流量成長比例下跌28.12%,確實印證了當初的預測。相較蘋果流量下滑,其他媒體反而受惠,自由時報甚至大漲了105.64%,連成長最少的中時也有26.57%。
從蘋果新聞網貼文點進去後,讀者需要再次登入會員才能觀看,導致粉絲團流量下滑與回應人數降低,小編則積極與粉絲互動,有粉絲留言寧願買12顆茶葉蛋也不願付費訂閱,蘋果小編則在留言處回復粉絲,懇求粉絲別走,宣傳訂閱後可觀看到更多元的內容與深度報導,意外地增加了小編的業務範圍。
媒體人徐豫也有不同觀點,在明知獲利極小的情況下,或許訂閱費已不是重點,閱聽人的媒介使用行為、個人偏好、個資數據才是蘋果日報真正想掌握的,未來如何發揮「客戶群」的商業潛力,達到擴展利潤的目的,以及是否會因應大幅下跌的流量做出改變,眾人都在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