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總編輯方德琳:在經濟發展與公平正義中找到平衡

0
354
《報導者》總編輯方德琳(右)於8月接下現任營運長李雪莉(左)總編輯的職務。(圖/方德琳提供)

記者/謝函穎

「總想在經濟發展與公平正義中找到平衡點。」這是《報導者》總編輯方德琳為自己新聞工作下的註解,也是她的目標。

為此,方德琳兜兜轉轉在財訊月刊、今周刊等財經媒體工作。她說,要達到真正的客觀與公正很難,如何在兩者間兼顧不同立場、多元報導,是她一直以來努力的事,也是選擇進入《報導者》最大的原因。

「我們當記者很重要的是,要讓大家看到在經濟快速發展下,那些被社會犧牲掉的一群人聲音被聽見,才能讓整體社會朝向更公平的方向。」方德琳語氣堅定的說。

但這些報導是否真能改善社會,方德琳說,也許情況不會因為一篇報導而立即有所改變,但未來在討論新政策時,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影響決策的一部分,這是她處理新聞時重要的理念與價值觀。

不過,這樣的理念也曾讓她掙扎過。方德琳憶起菜鳥時期,當時在做企業報導,發現某一家公司的財務報告顯示營收很高,股價因而上漲,但事實是把貨賣給自己的海外子公司。在選擇揭發與否時,她卻陷入天人交戰,因為一但刊登報導,這家公司有可能下市倒閉,員工都將失去工作。

最終,方德琳還是選擇報導這篇新聞,她認為,這攸關整體公共利益,不應為了該公司的「週轉」需求而欺騙投資人。這也是她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一篇小小的報導,可能帶來極大的影響。

因此她真正的了解到在經濟發展與公平正義中找到平衡點的困難,雖然不容易卻很有意義,即使在實踐這份理想的過程,非常辛苦,採訪及撰稿上都曾遇過許多困難,但方德琳卻不曾想過要放棄。她微掩著面害羞的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其他職業,我很喜歡這份工作,它拓展了我對社會的認識和好奇心!」

帶著這份熱情的方德琳從記者、總主筆,一路到今年8月上任《報導者》總編輯,她意味深長地說,最大的改變就是「責任和心理壓力都變大了」。

她表示,如何在有限的十幾位記者人力下,不被大環境打敗,依然必須兼顧社會關懷與挖掘問題的能力,在選材上成了一大挑戰,同時也要對贊助《報導者》的讀者們負責,回應他們的期待。

方德琳(右5)與《報導者》同仁於今年11月獲得卓越新聞獎。(圖/方德琳提供)

方德琳在《報導者》工作多年,秉持著關懷社會與公共事務的核心概念,讓她的每一篇報導都富有價值,曾多次入圍及獲得卓越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先生新聞獎等肯定。

從事記者以來,方德琳覺得,一位優秀的記者要會十八般武藝,有愛探究的性格,找到適合的題材不害怕與陌生人接觸,懂的如何約訪和採訪讓對方卸下心防,再利用組織能力與優美文筆建構出一篇合理的報導。

但除了這些能力外,方德琳還是強調,最重要的是對台灣社會與世界有所關懷,保持好奇心。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