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間的白衣天使 植物醫師

0
819
夢哆啦農場是植物醫師蔡譯文(右)早期的案件,農夫王昱夫(左)感謝植物醫師即時診斷細蟎危害。(圖/黃麗頻攝)

記者/李承庭

去年十月入秋的桃園十分悶熱,當夢哆啦農場準備定植草莓株時,竟迎來前所未見的病蟲害。植物醫師蔡譯文看著葉背思索,並無發現蟲類的咬痕或寄生。隨後,他透過顯微鏡診斷樣本,葉片纖毛裡藏著台灣非常少見的細蟎。接受診斷的農夫王昱夫說,幸好有植物醫師幫忙,讓他改正錯誤的防治方式,終於豐收健康鮮甜的草莓。

與植物醫師的邂逅

有你的幫助下 我的農作物才能健康茁壯

在育苗草莓初期,王昱夫原本習慣噴灑農藥在葉片上,待草莓葉開花後,則改用礦物油或皂素等,較物理性的無毒防治方法。然而,當體積非常微小「細蟎」附著在草莓葉背或纖毛裡,若按照過去做法,難以解決,於是蔡譯文果斷建議王昱夫,將第一期作物棄收,並改變施藥的噴灑器具。

冬季過後的草莓園仍需照顧土壤,為下一次的採收期作保養。(圖/黃麗頻攝)

王昱夫種植溫室草莓已邁入第三年,去年遇上罕見的細蟎蟲害時,他心急如焚,害怕一季的草莓毀於旦夕。王昱夫回想:「在得知是細蟎之前,一直誤判為薊馬或葉蟎。」

蔡譯文依循著葉面上的蟲類咬痕找出細滿,「這不是薊馬咬痕,也沒有觀察到大族群量的葉蟎。」他評估王昱夫的種植模式後認為,應改使用空隙與密度較小的陶瓷噴頭,讓噴霧更細緻附著在葉面上,提升水霧流動性,才能深入解決細蟎。植物醫師不僅幫農夫解決田野病蟲害,也不斷地面對新型病蟲,並給予適當說明。

同時,配合草莓園現場管理、調整栽種模式與成本,「這是與植物醫師去做雙向溝通,一起評估出的最佳診治辦法。」王昱夫笑說,受到植物醫師幫助後,他深刻地體會到,必須試著跳脫傳統框架,結合植物醫師的技術與治材等建議。

除了調整栽種模式外,王昱夫也須隨時掌控溫室設備。(圖/黃麗頻攝)

王昱夫分享,老農仰賴經驗或口耳相傳秘訣解決種植問題,較不會用網路等管道獲取資訊,若農會、農改場與植物醫師三方加強橫向溝通,讓植物醫師深入產銷班或青農聯誼會,直接與農民面對面接觸、接受輔導。他深信,如此一來,「植物醫師將對傳統農夫提供更多幫助。」

更多植物醫生專題
●植物醫師深入地方 守衛農業第一線
●植物醫師保護環境 正確使用農藥成關鍵
●植醫農夫教學相長 提升農業經濟效益
●正確定位植物醫師 保障環境永續
●農藥與植醫並行 完善台灣獨特的植醫制度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