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新聞現場的獨行俠 何宏儒:我要成為讀者的眼耳鼻

0
334
何宏儒(左4)駐土耳其期間曾兩度跨境進入敘利亞採訪敍利亞內戰。(圖/何宏儒提供)

記者/黃冠勛

「我想做為讀者的眼、耳、鼻,讓他們透過我的文字去看到、聽到、聞到現場。」這是中央社編譯何宏儒作為記者的期許,因此他的新聞作品,總能透出種臨場感,在25年的記者生涯外派海外佔了他大半時間,他總是堅持親臨現場採訪,至今獲得兩座卓越新聞獎的肯定。他說,獎座是被上天贈與的禮物,真正寶貴的是,在異地經歷的一切回憶。

何宏儒說:「這份工作對我來說,過程才是我收穫最多的。」他的工作,將近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國外中度過,這麼多年來,締交多位異國好友,接觸許多有頭有臉的大人物,他認為歸功這些異鄉緣分,才造就現在的他,所以得獎獎金他也全數捐出。

就讀歷史系的何宏儒,在學時早已立下志向當記者,畢業後考進中央電台,再到中廣擔任記者,後來進入中央社,報社一句問他對特派員有沒有興趣,何宏儒沒有半點遲疑,便接下外派任務。他說:「當你沒有想很多的時候,你就能創造很多可能性。」於是在2010那年,展開了他長久的駐外生涯。

隻身一人抵達印度的何宏儒,首當其衝的挑戰就是語言。即便當地部分民眾會說英語,但當地濃厚的口音仍讓他相當吃力,他苦笑道:「印度的口音使English唸起來像『In』glish,讓我在第一年都聽不懂他們講的英語。」

語言隔閡又需要完成報社給予的工作,何宏儒開始思索如何在當地獲取訊息,他說:「光是英語報紙我就訂了7份!我還為此在當地交了許多朋友」,接著他臨摹起他在當地採訪報導情形:「我左手扛著相機、右手拿著麥克風外加Google翻譯,看到人就向前督上麥克風」,在慌忙中,何宏儒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套工作撇步。

隻身一人駐派海外的何宏儒,在異地找到一套屬於自己的工作模式。(圖/何宏儒提供)

強大的適應能力,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沒有什麼問題,讓當地朋友們都笑稱他為「被印度選上的人」。

在工作上找到自己一套風格的何宏儒,他形容自己並不是個守規矩的人。當時中央社給予特派員的休假模式為「做6休1」,但何宏儒身為特派員,就應該到「每個現場」採訪報導,於是向報社提出自己的工作方式。

他瀟灑的說道:「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把事情做到最好」,後來報社也相信何宏儒的能力便讓他放手一博,在高度的自主性下,讓何宏儒得以在往後幾年的外派歲月中,用自己的雙腳走遍印度「每個角落」去發現新聞。

「親臨現場採訪」一直是何宏儒給自己的座右銘。他語重心長的說:「若我每天都死守在同一個駐點,要如何有更多的發現呢?」

走遍每個新聞現場的何宏儒,讓他獲得了相當多的異鄉緣分;圖為他在邊境土耳其卡利斯(Kilis)的敍利亞難民營採訪時,與一群兒童合影。(圖/何宏儒提供)

因為這份堅持,爆炸現場、被逮補、又或是在暴雪中險些喪命,他都沒少經歷過,在外人眼裡看來,他似乎把堅持看得比命還重要,他說:「到了現場才能為新聞本身帶來不同的火花」。

他分享起大難不死的經驗,在外派土耳其那年,暗夜零下10度的高速公路裡,車子意外失控撞車,他笑道:「車子原地打轉,我都數不清𨍭了幾圈呢!」後來撞車造成擋風玻璃碎裂,在下暴雪的惡劣天候裡,冷空氣不斷往破碎的縫隙裡,侵蝕著車內何宏儒的意志,讓他一度以為會死在那裡,所幸當時通訊設備並沒有損壞,他才順利連絡上當地友人給予救援,讓他就此逃過一劫。

因為堅持親臨現場採訪,將眼裡所見的每個現場寫下來、拍下來,讓何宏儒替中央社拿下兩座卓越新聞獎。他說:「我並不是算好會發生這件事,我只是平日就把素材搜集好,待時機來臨時,這個習慣會幫你一把」。

何宏儒成為特派員至今10個年頭,到近年返台,他對這份工作從未想過「夠了、不用了」的想法,他並不後悔付出了這些年的青春歲月,在這份工作上,這些年他所收穫以及打開的眼界並非我們能想像的。

與何宏儒訪談間,從他的表情與肢體語言可以了解他有多愛這份工作。(圖/林璟彤攝)

與何宏儒訪談的話語之間,不斷能感受到他真摯熱愛這份工作的心情。特派記者的工作不但沒有因時間而逐漸感到無聊,反而變得更加有意思,「如果報社現在要開除我,我還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何宏儒最後用一句話再次應證了他對這份工作的熱情是那麼的純粹簡單。

往後的幾個10年,何宏儒仍會繼續帶著他的熱情遵從命運,譜出更加精彩的記者樂章。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