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 用無人機技術帶動各領域創新發展

0
1710
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放棄NASA高薪工作,自2004年成立經緯航太,帶動台灣無人機產業的革命與發展。(圖/記者宋雨橋攝。)

記者/葉香伶

「我常說我的名字叫羅正方,正方是正確的方向,一直以來我都不斷朝著年輕時定下的方向邁進。」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是這樣介紹自己的。自小就對太空、飛行的夢想有所憧憬的他,在1989年一路攻讀到美國德州大學的航太工程博士,更一邊參與NASA的研究計畫。

羅正方分享,當時很多優秀的同學後來都成為太空人,同儕間競爭非常激烈,然而他卻在畢業後捨棄能在NASA工作的大好機會,一心只想把頂尖的技術帶回台灣。「我認為科技是台灣很大的優勢,我們沒理由在航太產業缺席。」回想到當時的決定,羅正方語氣堅定,沒有一點後悔。

學成歸國後,羅正方開啟豐富的職涯經歷。產業界、學術界、非營利組織都有他的身影,而他跨足到政治圈時,還曾任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他坦言,接觸政治的機會可遇不可求,然而這些政治歷練對於經緯航太的產業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幫助。

由於在政策會工作過,他相當熟悉公共政策與法律的推動流程。有別於一般工程師,羅正方經常一面發展技術、一面跟政府密切溝通,催生無人機民航法、無人載具創新實驗條例等相關法令,進而帶動產業快速發展。

羅正方曾短暫任職漢翔航空工業總經理,推動漢翔發展新複合材料,將其由虧轉盈。他也曾擔任過成大衛星資訊研究中心執行長,並參與多個非營利組織,擔任台灣智庫執行委員等,產官學經歷非常豐富。(圖/羅正方提供。)

在產官學界都走過一遭,羅正方幾乎在各個領域都闖盪出好成績,看似一帆風順。沒想到當談到最挫折的階段是何時,他無奈地表示:「無論哪個階段,挫敗感隨時都在。」

羅正方解釋,在發展技產業時,每年都有期望達到的技術,但礙於政府法令或團隊成員無法跟上,結果永遠都和預期目標有落差,在做研究實驗時也經常得不到理想結果。

每當面對挫折,羅正方不會自怨自憐。他強調,困境前面總有一個更簡單的問題沒被解決,這時不用急著去突破,反而要退一步思考還沒解開的癥結點是什麼。

秉持著「相信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這樣的信念讓羅正方突破一個個技術關卡,帶領經緯航太走過近20個年頭。近期最大的挑戰,羅正方語重心長地說:「時間和資源都很有限,每次在決定要優先發展哪個領域時都很困難,也非常考驗判斷力。」

身為企業決策者,羅正方平時會透過廣泛閱讀加強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更不忘關心國際產業趨勢,如馬斯克積極發展的低軌道衛星進度如何?怎麼讓台灣擠身在6G產業?都是他持續思考的問題,他認真地說:「假設不把視野提升,做的永遠都是舊技術。」

他同時提到,若不了解全球暖化、淨零排放這類重要議題,就難以因應大環境的變化,因此要隨時吸收新知、做足功課。從言談中不難感受到,羅正方為掌握業界最新趨勢,對自己高標準與嚴謹的態度。

羅正方帶領經緯航太發展無人機,將無人機廣泛運用在農作、勘災、軍事等領域並屢屢獲獎。即便羅正方並沒有軍事相關背景,卻能在新聞、談話性節目上看見他對於軍事戰略的深度剖析,也經常和軍事將領、政府高官報告無人機的國防應用,在無人機的技術應用上可說是做足了功課。(圖/羅正方提供。)

羅正方對於航太產業的熱忱,其實也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常忙到三餐不固定,他還是經常在社群網站上親自撰寫長篇文章,分享無人機在各個領域上的運用。近年來,經緯航太已將無人機廣泛運用在農作、勘災、軍事等領域,對於無人機結合傳播產業、智慧物流等產業的發展,也有許多想法。

他表示,在傳播產業上無人機能扮演上帝視角,做即時傳輸的直播,過去遙遠的戰爭可能只會有第二手、三手消息,現在卻可以直接將影像上傳到推特,讓全世界的人看到。羅正方笑著說:「傳播科系應該開無人機的學分,現在無人機大多已經AI化,操作上相對容易,很多商業電視台與前線記者、攝影大哥都有無人機證照。」

羅正方也大膽預測,無人機能主導未來城市的物流遞送方式。「十年內外送平台不會越來越多,反而可能是無人機在外送。」他頗有自信的說,未來會有棋盤式分布的自取櫃,無人機在點跟點之間傳遞物件,物品放到自取櫃後再由機器人或無人車送到建築裡。

即便羅正方不斷轉換角色,唯有在航太產業的理想是沒有變的。他笑著說:「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要從事新創技術並堅持多年,必須保持一顆熱情年輕的心。」他自嘲自己是「老叩叩」,所幸帶領的團隊不斷有年輕的熱血靈魂加入,才讓他更有動力繼續走下去,而他也期許能夠藉由航太產業發展,帶動更多其他領域的革命與創新。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