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惜敗 《金門》導演江松長盼國際更認識台灣並倡導和平

0
191
《金門》前進奧斯卡金像獎,團隊及與會人員合影。(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歐承翰

第96屆奧斯卡獎11日(美西時間10日)舉行頒獎典禮,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金門》為台灣首部問鼎奧斯卡獎項紀錄片,但最終未能獲獎,卻讓台灣的作品受到全球矚目。導演江松長在典禮前的記者會上表示,希望透過這部影片讓國際社會更加了解台灣,並倡導和平。

文化部駐洛杉磯臺灣書院在3月8日為入圍團隊舉辦記者會。由《金門》導演江松長、CNEX公司董事長蔣顯斌、執行長陳玲珍及製作團隊分享作品創作過程和入圍感想,也邀請了臺灣曾獲得2019年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的馬萬鈞博士及臺灣首位擔任奧斯卡科學技術獎評審的吳采頤委員共同與談。

臺灣書院主任簡德源提到,文化部目前推動「黑潮計畫」為促進臺灣影視音產業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方案,奧斯卡金像獎是全球影視圈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臺灣作品自2001年李安《臥虎藏龍》獲得最佳外語片後,睽違23年再次入圍,獲得國際肯定,展現臺灣的創作能量。

江松長說,能進入最後5強是對自己在這行業努力的最大肯定。拍攝本片希望能得到國際對臺灣的認識,也倡導和平,就如收到來自古巴、韓國的觀眾回應寫道,「雖然不是他們的歷史,但透過鏡頭可以完全理解」。

蔣顯斌分享,影片選擇以金門當起點,講臺灣的故事,透過短片能讓不認識的人開啟交流;陳玲珍則表示,此片透過人文思考和平,深刻理解臺灣在動盪中所面臨的挑戰,入圍奧斯卡獎是對團隊最大的肯定,讓臺灣電影及故事可以在國際發光。

《金門》是由江松長執導的紀錄片,以導演第一人稱視角,展示金門位於台灣和中國之間的獨特之處。透過遊客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江松長父親在金門當兵的回憶,探討島上的和平不安,並反思臺灣、金門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和矛盾情感。

該影片在「紐約時報」Op-Docs平台上播出,觀看人數已突破32萬次,並獲得許多國際觀眾的迴響和共鳴。江松長希望透過《金門》將臺灣的故事傳達給全世界,並持續向前邁進,讓更多人看到臺灣。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