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偉雄:雜誌不可能死 因為人類的求新意念永不止息

0
169
詹偉雄16日出席「雜誌生活節」名人講座,談40年的雜誌轉變(圖/記者王柏森攝)

記者/王柏森

曾參與過《數位時代》、《短篇小說》等多本雜誌的創辦人詹偉雄16日出席「雜誌生活節」名人講座,以「彼得潘的美麗與哀愁-我的40年雜誌人生」為題,從一個雜誌愛好者的角度出發,談論雜誌的往日榮光與未來的挑戰,社群媒體的出現,造成雜誌巨大的改變。

詹偉雄開場以彼得潘的這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來比喻自己也是一個懷念過往時光長不大的小孩。他說,最初他被《王子》和《南國電影》這兩本雜誌刊物給啟蒙,奉獻自己將近半世紀的年歲給雜誌。但也是因為他經歷了80年代的雜誌盛世之後,強烈認為現在的雜誌與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社群媒體出現。

詹偉雄說,雜誌在單調的生活裡帶給讀者複雜的感覺,也同時為讀者提供一個看世界的新角度。但在社群媒體興起之後,雜誌出版相比網路出版大約慢了1440倍,所以他認為,前網路時代的媒體在如今的社會都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因此如何做雜誌,成為現在雜誌業的一大考驗。詹偉雄認為,現在雜誌分為兩種,一種是巨型雜誌,另一種則是分眾小雜誌。他以康泰納仕集團旗下的 The New Yorker、Vogue、GQ等旗艦雜誌為例,因為訂閱數量下滑、廣告營收下滑而導致組織緊縮,因此近年來編輯表現令人惋惜。

但相對來說,現代的分眾小雜誌追求做出自己小眾的特色,只要議題能夠擲地有聲,找到一小群訂戶,與這一小群讀者組成一個迷你型的共同體,就能夠存活。

「試著把看起來落伍的雜誌,變成經典的雜誌。」詹偉雄表示,這個是所有西方的大雜誌,在力挽狂瀾的積極作為,也只有在存活下來後,才有再尋求新銳的可能。

對他來說,雜誌就像是一座時間的巨輪不斷往前推移,經歷過雜誌時代輝煌歲月的他相信雜誌是不死的,因為人類的求新意念永不止息。只是雜誌會面對越來越艱困的時代,但他正全力拚搏,嘗試生存下來。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