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度日》放映會暨映後座談 鏡頭下的現實引觀眾共鳴

0
532
《報導者》於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與報導者一起觀影:《度日》放映會暨映後座談」活動(圖/詹景涵攝影)

記者/詹景涵

《報導者》8日在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辦「與報導者一起觀影:《度日》放映會暨映後座談」,現場觀眾再看完影片後,引起諸多迴響,紛紛震憾主角「土豆」的真實故事,如何生活在社會底層,令人難以相信,似乎與一般人活在不同平行時空。

影片後座談會由總編輯李雪莉主持,《度日》導演林佑恩及導演沈可尚擔任座談嘉賓。《度日》是導演林佑恩的第一部紀錄片,自2017年《報導者》推出〈廢墟裡的少年〉系列深度報導,經過4年時間,林佑恩從當初攝影記者成為紀錄片導演,持續用影像記錄少年「土豆」的生命故事,將土豆和朋友們對現下生活及未來的困境與迷茫呈現在大眾的視野裡。

林佑恩說,拍攝過程中自己逐漸參與並融入這群少年們的生活,他開始找到與土豆之間的平衡與界線;而當土豆對他的稱呼從「記者」變成了名字,這似乎也暗示兩人間的關係產生了改變,他分享說當下那種感受非常難以言喻。

《度日》放映會暨映後座談吸引許多民眾報名參與(圖/詹景涵攝影)
《度日》導演林佑恩、導演沈可尚與《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為映後座談嘉賓(圖/詹景涵攝影)

沈可尚也在座談中提到,這是他第二次看《度日》這部片,可是跟初次觀看完一樣,他沒辦法呼吸順暢。「在影像上面看起來好像他們(土豆與其友人)就是一個角色,但貨真價實地在影像外面,他們其實在過著他們的人生。」

同為紀錄片導演,沈可尚表示,攝影機雖讓他們靠近這些族群,但最大的遺憾是沒辦法立即解決鏡頭下所呈現出的問題。

《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則談及,〈廢墟裡的少年〉是過去4年間常常會回到她心裡的議題,她用「Witness Guilt 見證過後的愧疚」來形容內心感受,因為她不知道他們的行動是不是真的對現狀帶來了什麼改變。李雪莉也說,〈廢墟裡的少年〉的廢墟不只是物理的廢墟,亦是心理上沒有愛的廢墟。

《度日》9月剛獲得獎金共新台幣60萬元的金穗獎大獎,也入圍2021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以及第58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引發觀眾共鳴的同時也深受專業肯定。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