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三月 21, 2023

從年輕人紮根 延續客語文化

客語文化隨著時間潮流的演進,漸漸消逝在台灣本土文化的舞台。而現今則有許多政府機關及社會團體為了母語復甦做出努力,例如:客家文化推廣協會、客家電視台、客委會等等,透過現今流行的媒體宣傳客家文化,這樣不僅讓更多人看到客家文化的魅力,也讓客家族群中的年輕一輩對客語文化更有歸屬感,進而一步一步讓客家文化走向轉型——復甦。

新興產業Podcaster的吸金法則

目前Podcast的主要收益都是靠幫業主做口播廣告獲取,不一定是宣傳商品也可以是幫企業宣傳他們的理念等。但由於Podcast的數據不夠透明,其實業主也會擔心這麼小眾的市場聽眾的購買力如何,所以Podcaster都要利用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推廣是能帶來商機的。Podcast在台灣依然算是剛興起的產業,所以制度的建立並不完善。

相館變革 唐雅琪出走成立攝影工作室

商業人像攝影師唐雅琪指出,在網路時代變遷下與數位科技的發展,在台北地區經營兩處商業攝影工作室,旗下合作的攝影師已有20多位。唐雅琪表示,自己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人,剛好在每個時代的轉折點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北京兩會採訪後記]中央社繆宗翰初體驗 親身感受政治氛圍

現任中央社國際暨兩岸新聞記者的繆宗翰,這次是他採訪兩會的初體驗,過去只能透過二手資料和新聞報導了解兩會,這次他人在現場獲得第一手資訊,也與中國政府官員及學者有直接接觸的機會,除了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對岸的政治體制,也能同時親身感受當地的政治氛圍,這是他在此趟工作收穫最多的。

農藥與植醫並行 完善台灣獨特的植醫制度

「蔡先生你一定要吃吃看,這一期因為有你幫助,所以才有收成,品質也更好。」農民誠摯道謝。收到他們贈送的豐收蔬果,桃園區農業改良場植物醫師蔡譯文臉上也滿溢著笑容。他滿足說,用能力去幫助他人,收成後看見醫療成效,這便是他對這份職業,最好的交代。這個也是農藥與植醫相結合的最好案例。

躍上國際後 台劇下一步該怎麼走

公視與HBO首部合作的華語劇《通靈少女》創下過去台劇的收視紀錄後,開啟外資投資台劇的契機,讓Netflix等國際平台也聞聲而來。但台劇畢竟不能只靠外資,下一步該怎麼走?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蔡嘉駿理事長認為,國內應整合幾家大型的娛樂內容平台。台灣電視劇製作產業聯合總會會長林錫輝則認為,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業者應定期參考各國作法,建立最新觀念。

【2017大陸傳播研究生來台交流論文發表會-2】台灣傳播產業的現況與分析

銘傳大學於11月8日舉辦2017大陸來台兩岸交流第二次論文發表會第2場,四位研究生們分別針對台灣電視新聞台節目的觀察、東森新聞雲的盈利模式以及聯合報在數位匯流下面臨的轉型進行分析。

九合一媒體灌票 陳耀祥:過年後開罰

媒體選舉開票時的灌票現象已行之有年,近年來灌票現象因主管機關關注下逐漸消停,但11月26日今年九合一大選中,不少民眾認為三立、民視、年代新聞台對於台北市長開票過程有灌票嫌疑,向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提出檢舉。

中華電信首度採用AR轉播世足 台灣進入轉播新里程碑

2022世界盃足球賽劃下句點,中華電信首度啟用AR轉播世足賽,象徵台灣影視產業正式進入AR直播的新里程碑。另外,愛爾達電視也與中華電信合作引進多視角轉播,帶來嶄新的觀看體驗。

主播比賽為懷主播夢學生搭建基礎實力

曾經參加過主播大賽的學生,未來進入業界有一定的幫助,雖然能透過比賽瞭解新聞產業基礎,且提升自己的播報能力, 不過效果有限。

熱門話題

本季最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