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蚵殼再利用 成建材、拖鞋助永續發展
廢棄蚵殼如何處理,是相當大的問題,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邵文政攜手材料及資源工程系教授鄭大偉、助理教授李韋皞,成功讓廢棄物搖身一變成環保建材,甚至榮獲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C2C)認證,更是全球首例由大學提出且同時兼具C2C認證及專利的案例。
攝影記者不怕被取代 AI生成無法取代現場照片
AI生成圖也應用到搭配新聞上了,由AI詠唱師輸入關鍵字,在數秒內便能產製全由AI虛構的圖片,提供新聞作為配圖使用,攝影記者工作權益問題浮出水面。中央社攝影記者鄭清元、中國時報攝影記者杜宜諳及少年報導者影像顧問余志偉皆認為,不擔心會被AI取代,因為AI無法至現場取材。
獨立刊物多面向示人 展現創作特色
獨立刊物與一般大眾雜誌最大的不同,除了是創作者可以表現自己想創作的理念之外,他們的設計、主題方面也可以看出與一般大眾雜誌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出版上也有他們獨到的生存模式。
植物醫師深入地方 守衛農業第一線
植物醫師蔡譯文輕撫著小白菜,細細觀察,透過葉片上的輪廓和黃綠色斑紋判斷出,這株小白菜得了「露菌病」。蔡譯文再追查,原來是最近梅雨季降雨過量導致植物生病。考量氣候問題及耕作成本,與農友商量後,他當機立斷建議打掉整間溫室,為下一期作物提早預防,桃園市楊梅區葉菜類農夫黃先生表示,幸好有植物醫師的幫忙,才免於虧損。
《病玫瑰》將逐格動畫結合VR技術 背後付出數不清的努力
入圍2021威尼斯影展VR單元主競賽的《病玫瑰》以台灣捏麵人技藝,融入逐格偶動畫,再結合VR技術,成為亞洲首部VR逐格偶動畫。片長17分鐘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完成,同時展現了傳統工藝美學及新潮的科技,背後是數不清的努力。
停課不停學 學生面對學習轉型回饋
2021年5月新冠疫情在台灣大爆發,為了解學生對於線上上課程式的使用狀況以及遠距教學對於學習效率的影響,銘報以線上問卷形式在6月3至7日進行調查,Google Meet是台灣學校最常採用的線上上課程式。同時,遠端授課對於學習效率的影響雖因人而異,但仍有超過半數的學生希望疫情平穩後能回學校上課。
影視產業憂患 從業人員應注重安全及自身權益
台灣影視工作者車禍職災率是一般人的8倍,平均一個劇組拍攝期間最少出現二至三起車禍事故。此外,去年劇組《初擁》的一名攝影師及助理不慎跌落溪谷經送醫搶救後宣告不治,凸顯影視工作者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台北市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呼籲,影視工作者應重視自身權益,而劇組應有效改善工作環境及超時工作、加班制度等問題。
主廚小玲:「銀光食堂讓我有一個逐夢的機會!」
細心的將紅蘿蔔雕成花瓣,精準掌握每道菜的火侯,加入銀光食堂3年多的小玲主廚,像是位在業界打滾已久的「總鋪師」,靠著她精湛的手藝,許多拿手菜都成了食堂的「必點品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