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聞攝影記者葉政勳:拍攝新聞讓我的人生變得不一樣

0
219
葉政勳拍攝棒球新聞照片(圖/葉政勳提供)

記者/張志毅

2021年4月2日在花蓮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現場,救災人員正忙於搶救傷者,不少家屬正焦急地等待最新的傷亡名單,當時在現場採訪的Nownews攝影記者葉政勳,決定拒絕公司要求近距離拍攝家屬的表情,這是葉政勳在攝影的堅持,他説,他從不這樣拍,因爲這樣會對家屬造成二次傷害。

作爲攝影記者,葉政勳深深體會到人情味的重要,他說,拍攝災難性新聞是最無奈的任務,每當要拍攝災難現場都會被混亂的場面所震撼。有時為了吸引閱聽大眾,公司要求攝影記者近距離拍攝家屬的表情,凸顯災難的悲劇性。

但要如何完成工作,他説,像是在採訪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的新聞時,他選擇拍攝家屬招魂現場的畫面,充滿悲傷的臨場感,既完成工作需要,也尊重往生旅客與家屬,避免對他們造成衝擊與傷害。

葉政勳拍攝太魯閣號列車出軌事故家屬招魂現場照片(圖/葉政勳提供)

葉政勳自輔仁大學畢業後就從事攝影記者的工作。他表示,一開始接觸攝影是因為大學的一堂攝影課老師要求用單眼相機拍照,當時為了繳交作業,買了人生第一台相機。慢慢對攝影產生興趣,之後也在中國時報的攝影中心實習,畢業後就在學長姊的引薦下進入Nownews的新聞攝影中心,擔任攝影記者,7年來迄今仍然保持着對攝影的熱情。

葉政勳並不是一路順風,他說,兩年前公司調整策略,減少了拍攝新聞照片的數量,有一段時間都不用外出拍攝,這個改變讓他備受打擊,一度想放棄。不過,他覺得若是這樣結束真的很可惜,於是還是堅持下來,直到公司恢復正常的拍攝工作,他很慶幸還能繼續做喜歡的攝影工作。

葉政勳喜歡攝影記者這份工作的原因是拍攝新聞照片能帶給他成就感,他認為,每一張照片都代表着一個故事,是記錄着歷史的新聞,他就是一名歷史的見證者。這些歷史事件可能都會出現在未來的書本上,因此每張照片都充滿意義,這對他來說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這份工作可以讓他經歷一般人不會遇到的事情。

他坦言,雖然記者薪水不高,但一切都很值得,他成為記者並不只為賺錢,更多的是對記者工作的熱誠。

葉政勳舉例,Nownews曾報導過棒球選手王柏融的新聞,讓他掌握到在棒球場上更多、更生活、更有趣的一些訊息,隨著王柏融的新聞曝光,其優秀的表現獲得日本職業棒球隊的賞識,從而獲得去日本打球的機會,葉政勳也因此被派到日本北海道報導王柏融相關的新聞。

葉政勳工作照片(圖/葉政勳提供)

比起一成不變的工作,他更喜歡當記者到處去拍攝新聞。他認為,新聞的現場總是瞬息萬變,會有很多未知的事情發生,就像置身在電影裡,充滿新鮮感。

近年攝影記者的工作變化很大,他表示從一開始只需要使用數位相機拍攝照片,之後還要擔當錄製影片工作,現在還需要學會使用航拍機拍攝宏觀的照片或影片,簡言之他認為要當好攝影記者,需要與時俱進和不斷學習最新的攝影技術。

葉政勳在今年台灣新聞攝影賽中得到兩項優選作品,其中拍攝民主進步黨在九合一選舉落敗後蔡英文的記者會那張照片最為特別,巧妙之處是拍攝蔡英文人像照時,旁邊的防疫隔板剛好影照出賴清德的模樣,形成非常特別的效果。他說,蔡英文和賴清德平時很少一同出席,想要拍到兩人同框的機會很難得,然而如果只拍攝兩位單純的互動就很無聊,於是不斷尋找拍攝角度,偶然間發現防疫隔板可以照到賴清德的模樣,便果斷地按下快門拍出了這張獲獎照片。

葉政勳得到今年台灣新聞攝影賽一般新聞優選作品的照片(圖/葉政勳提供)

他覺得,如果只論拍照的話根本沒有難度,現在每個人都有手機,而且手機的攝影功能越來越好,所以攝影記者要在新聞意義上花心思,想要拍出具有故事的照片,則需要對新聞背景深入了解。

葉政勳表示,攝影記者之間會互相交流拍攝心得,他也會分享自己的作品,希望能聽取其他人的想法,從而增進自己的拍攝技巧和構思,看到別人優秀作品時也會從中學習其優勝之處。

就像今年台灣新聞攝影賽,自由攝影師黃品維獲年度最佳新聞作品,葉政勳表示,該作品真的實至名歸。拍攝者依靠着對新聞的知識與敏感度,拍到海邊有人在玩耍,海域上有軍艦正在巡邏,兩者在同一個畫面上就會形成衝突,也正是新聞上表達的意義,讓照片更具新聞價值。

自由攝影師黃品維獲取今年台灣新聞攝影賽年度最佳新聞攝影作品的照片(圖/取自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我有話要說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