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四月 27, 2024

如何杜絕和辨別Deepfake影片兩大關鍵

在Deepfake法案推出前,民眾多半只能靠肉眼辨識來判別Deepfake換臉色情影片。臺灣虛實展演發展協會的互動設計師游俊彥表示,有兩大關鍵可以辦識,一是臉部表情,另外是臉部與影片的顏色差異。

「Deepfake」掀修法風暴 如何修法遏制Deepfake

26歲YouTuber小玉利用AI換臉技術,將網紅及名人的臉合成A片販售。最後,小玉被以涉嫌散播猥褻物與妨害名譽等罪解送檢方偵辦,臺灣現行法律只能靠女被害人提告刑法第加重誹謗罪、散布猥褻物品罪,及民事肖像權侵權損害賠償,觸法刑責僅兩年以下,因臺灣法律對deepfake換臉技術後製影片並無規範,以現有法律難以適度懲戒小玉。

【電子書】影食相劇在臺灣

劇情除了能夠讓觀眾欣賞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外,當然少不了演員品嘗美食的片段。其中因為一些食物的賣相及搭配演員的演繹,讓戲劇中的美食受到關注,甚至會讓觀眾專程前往劇中的場景品嘗美食。

匿名發言助長網路暴力 政大生遭公審尋短

國立政治大學男大生因遭匿名網站Dcard網軍霸凌攻擊,選擇在租屋處跳樓身亡,匿名留言容易使人不顧後果地發表負面言論,甚至導致他人選擇輕生。現今,社群平台對於大眾的影響力相當高,因Dcard上輿論而尋短的案例也不少。

網路暴力層出不窮 法律系教授許絲捷:證據要足夠

現今網路暴力的案件層出不窮,許多人肆意在論壇上留下惡意言論,進而產生網路霸凌。其實不管在何時何地發布言論,都能夠透過IP位置查詢發言者的蹤跡,銘傳大學法律系教授許絲捷表示,在網路上碰到霸凌時,保留證據是維護自身權益最簡單的方式,電腦的錄影功能比截圖更有說服力,關鍵是要能夠證明證據沒有經過編造。

NCC推數通法管制網路平台 Dcard被納入監管列表

Dcard提供用戶以匿名身分使用,平台最初是希望使用者能夠更勇於發表意見,但卻導致網路霸凌頻頻增加。NCC近日研擬推出《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草案管制網路平台業者,將線上平台服務提供者如YouTube、Dcard都納入規範。

Podcast商業模式須更完善 小型創作者難脫穎而出

2020年被稱為台灣「Podcast元年」,截至2021年10月底,天下雜誌指出,目前台灣Podcast節目約有1萬檔。雖然節目量如此之多,但商業模式卻未建立完整,導致小型創作者因無透明的後台數據可供廠商參考,而無法有效吸引廣告主投入廣告預算。

託管平台新服務 助Podcaster與廣告主媒合

為改善Podcast後台數據不明的狀況,Firstory提出「Podar」服務,協助創作者和廣告主媒合,但成效仍有待追蹤,不過大部分Podcaster卻對此服務不熟悉,也還在觀望中;廣告主則是樂見有這樣的服務推出。反觀全台灣最大託管平台SoundOn,雖有推出相關功能幫助創作者,但與Firstory比較起來,服務卻略顯不足。

【電子書】新星向榮–新住民網路行銷工具書

走在台灣街上,總能在眾多的店家中看見穿插著異國文字的招牌;偶爾也能在餐廳或美甲美髮店聽到老闆帶著異國口音的中文。對新住民來說來說,在台灣創業已經是一種生活模式,創業不僅是謀生的方法之一,同時也結合了兩國文化間的美麗。

IP產業跨媒介成本高市場小 陷資金斷鍊危機

「IP」一詞近年來在台灣被熱烈討論,行政院更在2019年創立文化內容策進院,為產業發展努力,然而在產業困境當中,跨媒介作品移動需要耗費鉅額成本,在產業鏈上易形成斷鍊。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理事長蔡嘉駿與vocus方格子平台創辦人翁子騏皆認為,台灣經營IP產業還需要花費非常長的時間,還有資本上的問題。

熱門話題

本季最夯